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为了帮助病人逐步恢复家庭及社会角色,早日回归社会,我们围绕以防病保健和加强自我护理能力为主题,教育病人合理调节饮食,学会情志调养,为求在病人出院时尽可能掌握有关知识。特将我院对48例肝硬化患者在住院期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问卷可知,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缺乏审美文化观照,因而,审美化育人的实践研究势在必行。育人目标应以人为本,赏识关爱学生。内容应注重显性育人课程和隐性育人资源的审美化开发利用。方法要注重实践性、体验性、互动性、平等性、创新性、多元性。评价应注重综合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及积极性评价。总之,应以审美为目标,以文化为介质,形成育人合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乃至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传统经典文本中蕴含的优秀传统审美文化元素,是小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美育资源。依托传统经典文本的课外美育活动,应涵盖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以传统经典文本为育人载体,挖掘校园思政元素,营造和谐的人文空间,建构审美育人的校园文化生活;开设家长课堂,倡导亲自共读,提升家庭思政效能,发展审美育人的家庭文化生活;拓宽网络育人途径,大力开发优秀经典图书,凝聚社会思政合力,建设审美育人的社会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4.
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多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作为主体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以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就应该真正地关“心”学生,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尊重,真正地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在平时的评语评价上下功夫。当然不仅是书面评语,更重要的是口头评语和...  相似文献   
5.
职业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主要指专业技术方面的职业技能;二是软件: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心理、职业伦理等审美文化元素。二者缺一不可,互为表里。由于职业素养培养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不衔接、不统一,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素养软件方面的缺乏,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主要审美文化途径是以传统经典文本为载体的语文情意教学。传统经典文本具有情感涵养功能和崇高壮美激励功能,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审美文化的熏陶,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伦理等职业审美文化要素非常薄弱。中国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语文教材中所选传统经典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审美文化元素,对弥补学生审美文化素养的不足从而使学生在情意教学中养成较好的职业素养,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伦理哲学审美文化渗透功能、行为哲学审美文化渗透功能、生命哲学审美文化渗透功能等。  相似文献   
7.
杨翠娟 《江苏教育》2012,(Z1):32-33
作品简介:《歌德之人生启示》为《宗白华全集2》第一篇。宗白华,曾用名宗之櫆,字白华、伯华,籍贯为江苏常熟虞山镇,祖籍浙江义乌。在安庆长至8岁后到南京上小学,1916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8.
偶然读到宗白华先生的《歌德之人生启示》,如获至宝、颇觉快意.歌德立体、复杂、斑斓的人生似乎给了我自己对于人生困惑的一个极好解释. 宗先生写道,"就人类全体讲,他的人格与生活可谓极尽了人类的可能性.他同时是诗人、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也是近代泛神论信仰的一个伟大的代表.他表现了西方文明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同时具有东方乐天知命宁静致远的智慧.德国哲学家息默尔(Simmel)说:‘歌德的人生所以给我们以无穷兴奋与深沉的安慰的,就是他只是一个人,他只是极尽了人性,但却如此伟大,使我们对人类感到有希望,鼓动我们努力向前做一个人.’我们可以说歌德是世界一扇明窗,我们由他窥见了人生生命永恒幽邃奇丽广大的天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