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最近媒体透露的教育事件频频显示教育尊严面临丧失的危机:2006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四川宜宾学院2004年在评阅全国自学考试试卷时随意给分,而今,该校又在“小自考”科目考试中,为学生传送答案,甚至替考生作答;2007年9月24日,《海南经济报》报道,海口市琼山区旧州中学校长周常德3次跪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上课,在早操时,面对全校干余师生,他双手合拢重重跪下,  相似文献   
2.
交往是教学世界中人的存在方式,教学交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学意义:促进师生意义共享、共同合作以及在交往中发现自我价值等。探讨教学交往的意蕴及其价值特征.能有效地发挥课堂师生交往的教育学意义,真正促进学生的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提升人格、唤醒心灵的文化传递活动,爱是教育的精神立场.教师的教育爱应具有教育学意蕴:教育爱赋予儿童生命,教育爱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育爱成就师生的幸福人生.教育爱具有情境性、理智性、生爱性等特点,教师践行教育爱应替代父母关系,构筑爱的灵魂;理解学生,奠定爱的前提;语言沟通,营造爱的天空;积极对话,沟通爱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项拯救人类灵魂的事业,虔诚、热情、执着的教育信仰是教师履行教育使命、实现人生意义的动力。在社会道德滑坡、教育虚浮的背景下,教师最缺乏的不是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而是如何在平凡艰辛的教育岗位上坚守自己的教育哲学、百折不挠地抵制种种利益诱惑、虔诚地履行教育使命、矢志不移地追寻学生的成长和教学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教学世界中人的存在方式,教学交往具有教育学意义。它能促进师生意义共享、共同合作以及交往中发现自我等价值。本文在解读教学交往意蕴及其教学价值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实现教学交往的可能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教学理解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学是师生基于文本和多元活动,建立意义场域的过程。以意义阐释和创生为指向的教学内蕴着意义的理解。科学的教学理解是教师在坚守"创生"和"人本"的立场下看待教学意义的思维方式,包括教师对课程文本、学生和自我的理解。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解,需要在凸显教学意义、虚心倾听、准确移情和自主反思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改革浪潮.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开发和制定课程标准以推动本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其中美国是改革中的佼佼者,那我国的课程标准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之处?是否存在不足?因此对比分析两国课程标准,找到我国课标的不足之处,为我国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英语学科初中阶段学业质量标准提供借鉴和参考,以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同教师对相同的教育问题会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行为,纷繁复杂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背后反映的是教师处理教育问题迥异的立场。由于每位教师对教育所持的立场不同,他们可能会做出教育性决策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可能做出反教育性决策刺伤学生的心灵。作为“教育者”,教师应该持有怎样的教育立场呢?本文拟做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一个精彩纷呈又变化多端的“万花筒”,瞬息万变的教学情境对教师的实践智慧提出要求。促进学生意义生成应当成为教师实践智慧的价值取向。从意义的预设与生成视角解析,教师实践智慧的结构细化为三方面,即教学方案的设计智慧;教学意义的生成智慧;教学过程中意义矛盾的调解智慧等。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缄默知识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具有两极性,既对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也可能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只有认清了自身的缄默知识对课堂教学的制约所在,才能理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