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末年诗人,因党派和学术关系差异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一个是宫廷诗人群体,一个是元祜后学诗人群体。宫廷诗人的作品充满了骄淫、奢靡、浮夸的气息;元祜后学诗人的创作则表现得内敛、冷寂,充满失望的情调;二者在本质上都表现了末世诗人的颓废,是北宋末年诗人的主要和普遍的心态。同时,在酷烈的党禁中,元祜后学诗人虽流露出较强的畏祸心理,但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心态。  相似文献   
2.
《唐宋诗名家名篇选讲》课程是为高等院校各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这门课程主要讲授包括陈子昂、张若虚、李白、杜甫、自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和杨万里等唐宋时期著名诗人的著名作品。该课程通过对大量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的欣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审美情操、陶冶他们美的人格和美的品质的目的,而且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好的通识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3.
杭勇 《考试周刊》2007,(46):115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初中政治课也要相应地进行改革,这种改革包括四点:一、培养学生分析教材内容的能力;二、培养学生运用记忆策略的能力,提高记忆效率;三、让学生体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能力。这种改革将新理念、新思想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同时又激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分析指出,案例教学尽管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很多弊端,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谨慎使用案例教学,否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也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智力正常又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却明显低于其他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而成了“后进生”。对这部分学生来说,造成学习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并非智力上的差异,更多的是由于心理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实施恰当的心理调控,对于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后进生的转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韦庄词中具有一定的诗的情思品位和审美质素.他的词最早抒发了士大夫的个人情怀,大量成功地运用了白描手法,呈现出一定的以诗为词或称词的诗化倾向,成为后世文人"以诗为词"的滥觞."以诗为词"的倾向,为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增添了巨大的弹性和张力,在词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韦庄正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和启迪作用的杰出作家,他的筚路蓝缕之功应该得到足够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张九龄是初盛唐之际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内涵丰富,风力深厚,且富有盛唐的时代气息;艺术上,代表盛唐诗美的兴象玲珑的意境融构也相对成熟;基本具备了盛唐气象的基本特征。换句话说,他的诗初步实现了唐诗由初唐向盛唐的转变,开启了盛唐诗风。对于张九龄诗的这种意义和作用我们应予以重视和肯定。  相似文献   
8.
晏几道是北宋中后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中充满了浓厚的感伤情绪,感伤是他词的情感基凋。人类的情绪有许多种,感伤是其中的一种。感伤本质上是一种心境,是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主体需要时的一种负面的主观体验,它表现为一种弥散而持久的忧伤与无奈,源于人类无法超越生存境遇的生命体验,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普遍情绪,  相似文献   
9.
在颓靡的晚唐诗坛上,马戴的诗雄壮的审美风貌独具一格,而最能体现其诗歌风格的是他的边塞诗。马戴的边塞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从军边塞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还艺术地反映了诗人从军边塞的见闻,以及军旅艰辛而雄壮的生活和将士誓死报国的豪迈情怀,充满英雄气概。与之相适应,马戴的边塞诗多写壮美、阔大,景物,豪迈的胸怀与壮美的景观相结合,使得马戴的边塞诗表现出一种雄浑壮丽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本案例以苏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大鹿》为主要教学内容,另外截取了一小段《龟兔赛跑》中兔子的音乐和《彼得与狼》中狼的形象音乐制作了音乐课件,作为故事创编的辅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