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林云飞 《辅导员》2011,(22):61-6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施,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观逐步形成。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为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高。教师通过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专业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和学生将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发挥的淋漓尽致时,教学效率也得以提高。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建设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就通过两组教学实践案例的对比说明教学方式的改变、评价方式的改变等均能影响到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主体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一般由其单亲、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管.目前,留守儿童在心理、教育等方面已出现了各种问题,暴露出我国现行未成年人监护主体制度的缺陷.对此,应从监护主体的种类、变动、监督、报酬、指导、培训等方面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主体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确认和保护的本位主体有两个:一是社会,二是个人。保护社会利益需要国家介入,保护个体利益则要重视家庭自治,这就要求婚姻家庭法要充分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我国现行结婚制度注意到了家庭自治与国家介入关系的协调,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国家介入不当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林云飞 《辅导员》2011,(33):61-6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施,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观逐步形成。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为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高。教师通过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专业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和学生将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发挥的淋漓尽致时,教学效率也得以提高。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建设受多种因素影响,本  相似文献   
5.
我国《婚姻法》(2001年修正)确立了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这对于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却未能得到有效的适用,制度上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以期更好地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中原地区农村婚姻与彩礼密不可分,农村民众基本认可女方收受男方适当数额的彩礼。目前,农村彩礼的数额越来越大,彩礼的支付形式主要有现金与实物两种形式,但开始多样化;彩礼影响婚姻的成败和婚后生活;彩礼纠纷主要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借婚骗彩现象严重。而彩礼作为一种婚姻文化,法律应正视并适当规制:完善现行婚姻法司法解释中有关"彩礼返还"的规定;对高额彩礼进行法律规制,同时加大对借婚骗彩行为的刑法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7.
家庭农场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在对上海松江区、浙江省宁波市与江苏省南通市家庭农场进行的调查中,总结出我国发达地区促进家庭农场的做法主要有:立足于家庭,明确家庭农场的内涵;政府重视,出台政策予以支持与引导;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发展;强化社会化服务,提高家庭农场的市场竞争力。河南省应当借鉴这些有益经验,立足本省"农业、农村、农民"的变化,确定"家庭农场"的内涵;政府应积极作为,丰富现有政策,激励家庭农场发展;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职能,引导并规范土地流转;重视社会化服务,为家庭农场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已经成为新时代党建的重要内容。自我监督是权力监督的第一道防线,当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进行自我监督的难点在于要突破一些制约性问题。可通过学习党内法规,增强法治意识与自我监督的自觉性;践行群众路线破除特权思想,强化自我监督意识;拓深自我剖析机制,提升自我监督效能;强化典型案例学习与预警,丰富自我监督实践这四个路径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自我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的形势,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许昌学院,其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缺乏特色,重理论、轻实践,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等问题。鉴于此,以"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分类教学"为指导,重新构建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彰显本校特色,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应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论法律规避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规避是国际私法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法律规避行为的效力问题上,学者们有不同的主张.本文着重对法律规避无效论进行探讨,并提出质疑,同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