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从鲁镇的酒店看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农村。《孔乙己》是鲁迅先生一九一八年写的一篇小说。故事的情节全都在鲁镇酒店这个环境里展开。为什么要选择在鲁镇酒店展开情节?固然,咸亨酒店真的曾经有过,是鲁迅先生的一位本家开的,就在鲁迅先生故居附近。但那不只是一个真实的地名,更重要的是由塑造典型人物的需要而选择的一个典型环境。这个小小的酒店,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半殖民  相似文献   
2.
一、“坏脾气”和“人”。《一件小事》开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和“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两句,其中的“人”,有人说,指那些勾结帝国主义,专干卖国害民坏事的军阀、政客、卖国贼;“坏脾气”是反语,实际上是好脾气。我认为,这样理解不妥当。首先,我们从文章的语言材料分析。本文主要写一件小事的意义,作者写国家大事增长“我”的坏脾气,是为了反衬一件小事于我  相似文献   
3.
一、美女蛇故事的意义怎样理解美女蛇的故事?有的说它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蛇,指的却是人。这‘人’,我们应该理解为善于伪装的阴险毒辣的阶级敌人”。有的则说它“是迷信故事,吓唬孩子的。也可以说鲁迅在批判这个迷信故事”。更有甚者,说它是儒家思想的产物,原意在于逼诱儿童“有志于学”。还有一种意见折乎其中,认为“这个民间故事带有封建迷信的成份,但包含着人们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深刻的寓意。妖魔鬼怪常常是扮着漂亮的面孔来害人的。”如果仅从一个侧面看,我以为上述一、二、四种意见都是对的,但从整个  相似文献   
4.
对一个长句的补充说明《“友邦惊诧论”》的第五自然段是一个一百多字的长句。不少资料对这个长句作了精辟的分析,我只补充说明三点。第一,这个长句不仅批驳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谬论,还重点阐述了“国将不国”论者不过是帝国主义的走狗这一中心意思。“国府”断言“国将不国”,原因在“怕”。怕什么?怕“友邦人士”的“惊诧”。这就勾勒出了“国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的奴才嘴睑。这是第一层。接着,用“失了东三省”,“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等一系列事实,揭露“国将不国”论者心目中的“国”,不过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这样的“国府”不过是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儿皇帝!第三层,剖析“国将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