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各国文化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主的法制化与法制的民主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始终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从民主、法制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入手,展开了对我国民主的法律化与法制的民主化问题的研究,既肯定了我们在推行民主政治这一进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其间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富有启迪意义和参观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进程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过程,但并非全民受益的过程,极易在社会上产生“弱势群体”或“底层民众”以及相适应的社会思潮,其中民粹主义就是典型代表。作为民粹主义与网络技术衍化的产物,网络民粹主义表现出的草根性、非理性和批判性等行为,破坏现有民主秩序、颠覆传统与法治权威等,进而给中国现代化带来了巨大纷扰。对此,我们需要通过标本兼治,在维护社会公正与加强法治建设的同时,消除网络民粹主义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4.
“现代性”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阈与核心议题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在如何对待现代性和现代化、如何规避现代化负面效应、如何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重大问题上蕴含着诸多合理元素,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启示意义:其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现实地、辩证地展开现代性批判,彰显了对待现代化及其特性的合理态度,确证了追求现代性的必然性和多元现代化路径的合理性、可能性,对于科学认识现代化及现代性具有深刻启迪;其二,多维度地批判了西方现代化及其特性的负面效应,揭露了现代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甚至难以避免的难题,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深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正确处理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关系,并从根源上规避现代性困境提供理论镜鉴;其三,关注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主张弘扬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凸显了现代化的人本立场,对于正确认识人与现代化的关系、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民粹主义深刻影响全球治理,表现为反精英、反建制和反移民。反精英体现出了民粹主义的阶级批判性,但实践中却被在野精英所利用而变成了他们反对执政精英进而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反建制倾向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而非推翻它;反移民将外来移民作为替罪羊,将国内阶级矛盾转嫁为族裔矛盾,展现了右翼民族民粹主义特征。本质上,当代西方民粹主义是在野精英获取民心和权力的工具,他们谋求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并且以“人民”之名侵犯移民的权利。西方民粹主义兴起反映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和民主制度的潜在危机,具有一定的正当性。但与此同时,它导致非理性主义抬头,破坏社会秩序;推动民主主义极端化,引发内部危机;与民族主义合流形成民族民粹主义,激活排外主义;推动逆全球化诱发全球治理赤字。对此,发展中国家应警惕并预防其外溢风险。  相似文献   
6.
从革命到执政的地住变迁要求中共在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上做出相应的变革与创新。然而,由于对党的领导如何体现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认识,而导致了中共在执政后相当一段时期领导方式上的种种失误.最终选择了依法治国的方略;今后执政党还应当从以下四方面变革与创新其领导方式:处理好党与社会的关系.以增加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处理好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推行党政分开;处理好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学会通过选举来实现与他们的竞争与合作;借鉴和吸收外国政党的执政经验,创新领导方式。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30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需从以下3个方面深化研究:一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人学范式的研究,以便从种属上找出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渊源与脉络关系,进而解决其学科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二是深化现实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以便更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思想行为的新特征,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三是深化对当代社会思潮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答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进而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8.
由云南师范大学宋锡辉主持撰写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研究》一书,2010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专门研究师范类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学术专著。全书分六章研究了师范类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内涵、现状、发展趋势和改进提高的原则、方法,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历史沿革、专业定位、专业发展、教育与教学、  相似文献   
9.
代际和谐视野下的文化反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需要改变传统文化传递模式,深入推进文化反哺,即由年轻一代将新时代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他们的长辈,使长辈更能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在文化反哺中,年长一代要主动与年轻一代互动;年轻一代要充分尊重年长一代,耐心细致、不遗余力地传递自己所掌握的新知识;社会要为文化反哺营造氛围、提供条件、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0.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认同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认同的关键在于认知、遵循和把握其国际认同机理。国际认同机理包含认知、认可和认同三条理路,认知由知识层面的价值观传播实现,认可依公共外交层面的价值观渗透,认同靠国际层面的价值观体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认同,首先要利用社会传播系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国际认知;在公共外交中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增强其国际认可;在国际事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其国际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