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6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邮品修改纲目:制作专题邮集的前两期分别讲述前两个步骤:一是选定专题内容,列出专题纲目;二是收集相关邮品。这期将讲述如何根据收集的邮品来修改纲目。  相似文献   
2.
八○八一学年度第一学期,天津市小学五年级算术《寒假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物几何?这类问题称为“孙子定理”,外国人称“中国剩余定理”,计算这类问题,一般采用传统解法。可是,传统解法的推理和组数过程相当抽象和繁琐,小学生是很难掌握的。同时,传统解法本身还有很大缺陷。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新的探索,找出了  相似文献   
3.
从工程的本质看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的本质属性内在地决定了工程教育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工程的本质、历史沿革、发展趋势基础上,探讨了工程教育的性质和特征,提出了未来工程教育五大发展与变革趋势.  相似文献   
4.
龙门所见两《唐书》人物造像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玉成先生《龙门所见两〈唐书〉中人物造像概说》一文对龙门造像主体作了专题介绍,但收录龙门所见《唐书》人物尚有疏漏,此外若干《唐书》人物的考稽甄别亦有失误。沿着温文的学理方向,以相关历史人物的造像题记为信息取材,深入到有关人物的心灵内层,去观察这一信教阶层祈祷福佑、邀报平安的主题心声。作为有唐一代能够列入史册的文化名人,由于他们的生平行为在唐代社会中曾发挥过一定的声誉性影响,因而他们在龙门石窟的崇佛事态——尤其是他们透过造像工程所传达出来的精神期待——必然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赋有思想引领作用。有唐一代龙门石窟以中小型窟龛为主体的造像功德的兴替与凋荣,正与这一名人群体的舆论曳引有着至为密切的内在联系。龙门唐代文化遗产中这一带有格式意义的历史现象,反映出古代名人群体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前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小学创新教育操作层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它既有理论问题、认识问题,更有实践问题。如果把这些问题解决了,那么,创新教育的步子会迈得更大些、更快些、更扎实些。  相似文献   
6.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完全改变旧的考试制度。旧的考试制度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产物,是为这条路线眼务的。它打着提高教学质量的幌子,利用出怪题、偏题,考条文框框,排成绩名次,逼着学生走“三脱离”的道路,引导学生在校争分,毕业争官,妄图把他们变成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精神贵族。这种考试制度表现在方法上,也带有明显的阶级压迫的关  相似文献   
7.
8.
继红,这是个明显带着时代烙印的名字。棋手邱继红的人生之路,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蕴含着无数美好的憧憬,随即迎来火热的耀动,然后又渐渐趋于平常与恬淡。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古籍普查工作过程中,发现古籍有着不同的用纸种类,这些古纸是我国传统手工纸。结合福建省的竹纸制作历史及福建省图书馆所藏古籍,简要地谈谈古籍中常见的古纸之一——手工竹纸。  相似文献   
10.
杨春华同学的来信已看到,就她提出的问题我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