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76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语堂出生于一个无名小山村,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代表和当代名人。他是哲学家、社会评论家、发明家、畅销书作者,而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他对什么是由东西方优秀道德价值交织在一起的“文明”重新下了定义。下面是他的女儿、中文版《读者文摘》前主编林太乙撰写的她父亲杰出的一生以及他和她母亲廖翠凤之间的爱情。他代表男子的“阳”,是男性力量的具体体现:才华横溢、聪慧睿智。而她则代表女性的“阴”,是一位处处顺从他的温柔的女性,使他一直眷恋着家和纯朴的家庭欢乐。我们从他所生活的最充实的一生中极大地丰富了我们自身。  相似文献   
2.
橡皮擦我六岁时入上海的觉民小学一年级,好像整个人都变了。我不再是自由自在的"戆囝仔"(家里人这么叫我),而变成用上海话发音的林玉如,学校里的人连名带姓这样叫我。母亲给我买了书包,里面有练习簿、拍纸簿,我都在上面写了"林玉如"三个字。有一管木尺,还有个木匣子,把盖子滑出来,里面有两枝铅笔和一个铅笔刨。我高兴得不得了。笔管是黄色,六角形的,一端有一粒橙色的橡皮擦用铁皮钳住。我用铅笔刨把铅笔刨得很尖,一卷卷的木屑和铅末,都收在自己折的纸盒里,舍不得扔  相似文献   
3.
4.
过去千百年来,人们是通过自然基因突变来选择具有某种特定基因、特定性状的生物体,而现在的转基因技术则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改变基因的结构.转基因技术究竟是农业生产中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还是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清除的基因污染的潜在危险?《科学美国人》杂志对分子生物学专家霍尔施博士与梅隆博士的专访,揭示出支持者与反对者对转基因食品截然不同的态度《科学美国人》:请问您为什么对转基因作物感兴趣?霍尔施:我对它的兴趣来自于我对农业学术上的热爱,我有一种本能的想法就是如果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改良作物,这将非常有助于农业生产.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在更少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食品,对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变得更小.利用生物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不但是需要的而且是迫在眉睫的.由于人口的增长和收入的增加,在今后25年的时间里,全球对食品的需求将至少增加50%.《科学美国人》:请问在环境保护方面,转基因技术最重要的好处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一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我们都是当妈的人,很自然地就聊到了孩子。她说到自己,对于孩子太过小心,甚至心理非常脆弱。有一回,因为孩子犯了点小错,被老师叫到学校,回来的路上就忍不住哭了起来,对孩子又气又疼,气他犯错,疼他受委屈,然后越想心里越内疚越难受。朋友是个很会表达的人,  相似文献   
6.
科学启蒙     
宝几上了幼儿园以后,几乎每个月,他的学校都会举办各类主题课外活动。最近我们参加的活动是“科学之夜”(Science Night)。通过这个活动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每个孩子感兴趣的科学内容也许不同,但学校设计了丰富的活动,孩子们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  相似文献   
7.
我的女儿贝贝经常做一些在成年人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事。比如,姥姥给的酸奶她不吃,可是一转身却看到她趴在地上舔吃剩的空酸奶瓶子,让人哭笑不得;有一段时间,贝贝沉迷于玩冲水马桶,  相似文献   
8.
我的早教观     
在北美,幼儿早期教育似乎大都是家长自己在做。我也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昂贵的哨子     
有时度假,朋友们在我的口袋里塞满了铜板。那时,我还是一个七岁的小孩,拿着钱就朝一家专售儿童玩具的商店跑去。突然,一阵哨音把我给迷住了——一个男孩手里拿着只哨子正在吹呢。于是,我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也买了一只。  相似文献   
10.
四点钟     
好与坏,善与恶,不要只从自己出发去判断,更应该从多角度审视。否则,武断的结论只能害人害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