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旨在从战国秦汉之际思想与政治的互动及政治文化演进过程的意义上透视、阐释汉代儒学复兴的政治文化意蕴.作者认为,儒学在汉代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而得以全面复兴,既是诸子学各种理论取向冲突、竞争以至走向整合的结果,是统治者对政治指导思想所作的历史性实际选择的结果,更是由于它对秦汉间政治发展的变局及其问题作出了一种积极的回应,而且这一回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同和适应,二是反思与挑战,其核心则是"评估权力".  相似文献   
2.
思者无疆     
所谓的文化中国,毋宁说是文化的共同体.在其中我们依一种特定的生活样法而生活。而在历史上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天才人物会为塑造和丰富这一不断生成中的文化共同体和生活样法的形式和内涵而不断地作出自己独到而杰出的个体性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就孔儒之学的理解问题略抒己见。作者认为 ,我们应从其“问题框架”或“提出问题的方式”的视角 ,重新审视、认识和理解孔儒之学的理论实质或同一性问题。在澄清了这一理解的新思路之后 ,作者进一步将其用于《论语》的阅读 ,以彰显这一思路极富启迪性意义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董仲舒的天人之学具有深刻而独特的宗教含义和丰富的政治意涵。对董仲舒而言,上天主要是一种以神谴的方式所显现出的令人敬畏的力量。正是基于这一对天的神秘信仰,他推论出了一系列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政治命题,如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应法天而治,以及上天会降灾异以警示、谴告君王的政治过失等。由于董仲舒开启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独特的政治理念,即政治之为政治,应是指对圣人孔子、儒家经典和超越者(天)所作的一种积极应答,因此,他可以说是一位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思想风气和政治思维发生根本转向因而具有分水岭或里程碑意义的政治思想家。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绪义先生所著《天人视界: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以下简称“作者”)一书,可以说是近年来有关先秦诸子思想研究方面的一部高水平的最新力作。读来颇受启发,并相信作者在该书中提出的一些新见必能深化和推进学界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论研究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与思想的宝藏,如何发掘来充实和丰富基础教育中高中历史课程的内涵,使青少年受其陶冶乃至于立志践行、发扬光大,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试就这一问题略抒己见,以就教于编写教材相关内容的专家学者和从事相关教学实践活动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主旨,可一言以蔽之,即内圣外王之道,它一般是指由内圣而外王即内修道德性命而外求经世济民的政治思维理路。然而,孔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生活环境是一个圣与王分离的时代,因此,他们在追求实现内圣外王之道的同时,又不得不正视圣与王分离的现实状况并作出理论上的反思与回应,即一方面呼唤士人君子的奋然兴起,另一方面则强调内圣的道德修养或心性的存养扩充本身所具有的独立自足的人生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范式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政术或治道的范式,二是民本主义或民学的范式,三是王权主义的范式.每一特定的视角与范式,可以说都揭示了中国政治思想传统某一方面的特质或特征.然而,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思想的主旨与特质,仍有必要调整、转换视角和思路,从政治主体的角度来重新解读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思想.依作者之见,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思维理路乃是境界型的,它以转化和提升统治者的精神境界为主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