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科技新闻强调客观清晰报道,模糊化似与此项背。然而,人类的语言具有天然的模糊性,同时,科技新闻报道因为常常涉及受众陌生的领域,为使报道具有更强的可接受性,它又不得不降低语言的精确度,做适当地模糊化处理。但,模糊不是不准确、不正确,只是不精确。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对科技新闻语言进行适当模糊化处理以提高其可接受性?模糊化过程应该该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本文试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4.
为了解并推进市民非正式学习中的新媒体使用,本课题组速选宁波七塔社区为对象进行抽样调查,获得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宁波市民非正式学习中新媒体接触情况的有关结论新媒体使用在市民非正式学习已然起步,但因非正式学习的自发性、随意性、碎片性特点,市民在新媒体的自适选择、接触使用、渠道优化、内容组织、资源整合等层面还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这也导致新媒体接触使用在非正式学习中的效率低下,需要在今后的社区教育中协同各方加以突破。  相似文献   
5.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工作学习化、生活学习化、社交学习化等非正式学习路径当前还面临着学习平台建设、相关制度保障、运行体制机制、学习氛围气候等方面的问题。就此,本文做了相应对策思考,认为要加强非正式学习平台建设,理顺市民非正式学习推进机制,营造社会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6.
传播螺旋的系统动力视角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志标 《新闻传播》2009,(7):100-100,102
本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对舆论场进行了系统动力视角观照;指出传播螺旋的形成是舆论场系统中公众、大众媒介和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不同层次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认为传播螺旋是舆论场系统演进中的基本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广,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纸质图书在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出现了两极化趋向.一方面,习惯于通过纸媒进行阅读的人不断购买、收藏纸质图书;一方面,习惯于使用数字技术的人逐渐失去了对于纸媒的兴趣,转而热衷于数字阅读.这样的情况折射到图书市场就形成了新媒体时代下特有的旧书市场的售卖行为.本文拟从旧书本身的优势与特点出发,结合新媒体时代下营销模式的变化,对我国旧书业的营销模式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宁波电大成教招生宣传情况个案为基点,以传播学为视角,从传播过程与效果、传播主体与对象、传播载体与形式等层面分析了当前宁波市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在招生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成教招生宣传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强受众分析,进行精准传播,提高传播效益;挖掘人际传播潜力,形成口碑效应;加强学校和传媒间的合作互动,提升学校品牌形象等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从供应链视角对博客网(博客托管中心,包括综合门户网站的博客频道。以下同)运作生态进行一些基本分析。本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内容:1、博客网的存在不是独立的,是在一个供应链上的,是在一个利益多方间形成的供应链关系上的;它的竞争与发展是在众多的类似供应链之间展开的。2、博客网供应链构成及其运动方式分析。3、博客网供应链驱动要素分析。4、博客网竞争战略应该扩展到供应链层面,并取得博客网供应链战略的匹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