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鲁迅采用日记的形式,从第一人称的角度,现实主义地描写一个狂人真实的言行感受,揭示了狂人的内心矛盾,在惊恐与抗争、迷惆与向往、愤怒与羞恨等感情的复杂冲突中,“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以崭新的思想和独创的构思打破了中国的寂寞,使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出了耀眼的阳光.  相似文献   
2.
自庄子的《说剑篇》开始,中国可以说就有了非主流而又被视为不宜登大雅之堂的武侠文化。在这一领域,武侠创作曾泛起过一个又一个小高潮,尤其是金庸的作品,更是风行于海内外,拥有广泛的读者群。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吸收了我国古代孔子、庄子、王阳明等人的哲学思想,同时受到斯宾诺沙、古印度《奥义书》哲学影响。他强调“本体即神,神即自然”的思想,无疑是对传统的大胆挑战,它一改以往人们对传统人格神的理解,而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4.
自庄子的《说剑篇》开始,中国可以说就有了非主流而又被视为不宜登大雅之堂的武侠文化。在这一领域,武侠创作曾泛起过一个又一个小高潮,尤其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