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25个少数民族村寨的田野调查表明,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结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村寨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发展不平衡;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各层次村寨有不同的经济特点;少数民族村寨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第一产业(农业)向多元产业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同时也存在总体经济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薄弱,经济活动与市场联系度低,信息传递和吸收迟滞等问题,制约了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发展。因此,应通过以农产品深度开发的大企业为依托,调整少数民族村寨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将资源特色转化为经济特色;加强村寨与现代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村民传统观念意识改变等方式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正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然而就在几年前,人们谈及它时还要谨慎处之,十几年前更如同雷区而回避。而在中国存在了两千余年的传统市场,其相关学术研究也在传统偏见和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迟迟没有展开。可喜的是,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推出《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填补了这项学术空白。这是部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中国传统市场演进历程的高水准的学术专著,有利于推广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该书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无论总体构架还是具体论述颇具创新,其研究方法尤其别具一格,堪称经济史研究的范式。首先,针对中…  相似文献   
3.
结合作者科研和管理工作实践,阐述了学科意识和学术体系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树立和培养学科意识、构建学术理论体系谈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采访时间:2006年6月6日 采访地点:云南大学 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黎志刚,云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硕士研究生.(本访谈录已经林文勋教授审正) 编者手记:林教授的访谈录,真是让我们兴奋,谁说中国学者没有建构能力?林教授提出的“富民社会”说,以及在这个基础,对中国古代社会从“部落社会”、“豪族社会”、“富民社会”,再到“市民社会”的解读,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论题: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林文勋教授就强调历史上“三农”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同时指导博士生开展唐宋乡村问题的探讨。他较早发现了唐宋以来中国社会中的“富民”阶层 ,并认为这是解构唐宋以来中国乡村社会发展与变迁的一把钥匙。进而 ,他提出唐宋至明清的中国社会乃是一个“富民社会”的学术观点 ,并指出从汉唐的“豪民社会”到唐宋以来的“富民社会”再到近代的“市民社会” ,构成了一条传统中国社会发展演进的历史线索。  林文勋教授 :我个人认为 ,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知道 ,现在“三农…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保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文勋 《历史教学》2006,(12):13-21
唐宋以来,中国社会崛起了一个新的阶层--富民阶层.富民阶层的崛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由此形成一个新的"富民社会".在此背景下,一大批思想家纷纷发表言论,肯定富民的重要作用,主张保护富民,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思想潮流."保富论"立足于社会发展和处理国家与富民的关系,要求保护中国社会内部新的发展力量,实为一种具有崭新时代特征的经济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重大转型与社会深层变迁.  相似文献   
7.
云南大学历史系李埏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中国古代经济史专业的硕士生导师之一和全国唯一的专门史(唐宋经济史)专业的博士生导师。自1980年招收培养研究生以来。至今已招收培养了硕士生十届,20名(其中一名为瑞士留学生);博士生四届,6名。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研究生培养属于高层次教育,主要是“培养出能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李埏教授认为,在研究生教育中,方法问题直接体现着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涉及到整个培养教育全  相似文献   
8.
9.
唐宋以来,中国社会崛起了一个新的阶层——富民阶层。富民阶层的崛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由此形成一个新的“富民社会”。在此背景下,一大批思想家纷纷发表言论,肯定富民的重要作用,主张保护富民,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思想潮流。“保富论”立足于社会发展和处理国家与富民的关系,要求保护中国社会内部新的发展力置,实为一种具有崭新时代特征的经济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重大转型与社会深层变迁。  相似文献   
10.
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埏先生是享誉学术界的著名经济史学家。早年曾师从张荫麟、钱穆、吴晗等大师问学,毕生从事经济史的研究,被学术界誉为“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名学者。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先生撰写和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著。这些论著,立足于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