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数学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设疑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设疑用得好,能激活课堂,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主动去思维、去探索,能使课堂产生更好的“效益”。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疑呢?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诸方面能力的主渠道。怎样使数学课堂呈现生机、精彩、高效呢?  相似文献   
3.
有效教学一般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是教师永恒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学生怎样从教学中获得进步?笔者从下面几点进行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德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认为应当注重"四个结合"。一、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就是向学生进行正面的宣传,正面引导好的、善的、真的、美的、伟大的、健康的;反面教育就是将坏的、恶的、假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培养学生探索、求知、创新能力的殿堂。设计好问题,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学生通往成功的阶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呈现给儿童的学习材料既要和自己已有知识有一定联系,同时要有足够的新颖,才能产生不协调的冲突,引发学习热情。由此可见,教师精心设计的数学问题,应选择典型的结构材料,体现在广泛收集资料,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去理解知识,掌握方法。问题应“以探为重”、“以精见长”、“以情取胜”,才能达到问题解决的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6.
转变教育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它直接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改革的方向、深度和效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决不是空洞的理念,而是时时处处在教学活动中反映出来。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具有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得力的手段,它是教师借以传播知识、熏陶学生心灵的主要途径,而生动形象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书育人的效果。下面,就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语言,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