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
2.
谭恩美在她的第三部小说《灵感女孩》中引入了魔化元素,在人与鬼,前世与今生之间架起了桥梁,营造了亦真亦幻的氛围。本文主要从人鬼世界,时空跨越和魔幻意象三方面分析小说所表现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解读作家在魔幻元素背后所表达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探讨作者对美国华裔后代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文化身份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一般而言,“灰姑娘”是美丽、善良、勤劳和忠诚的化身,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解读灰姑娘的形象,尤其是她借助于神力的帮助而获得幸福生活的过程,我们能够挖掘出其中深刻的象征意义,那就是人类要想长久、安宁地在地球上栖息,就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追求道德完善,尊重自然并在认识自身缺陷和匮乏感的基础上,尊重社会规律,达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与谭恩美的前四部小说相比,《拯救溺水鱼》无论是作品主题还是写作风格,均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突破.人鬼混同的“幽灵”叙事、神秘的东方之行和奇幻的经历,无不使这部作品呈现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美国游客“追随佛祖足迹”之旅充满艰辛坎坷,在古老的东方遭遇了各种离奇、荒诞的经历,却寻找到了心灵的“香格里拉”.谭恩美编织了一则现代寓言,呼吁人类相互理解和尊重,同时为现代社会逐渐丧失主体地位的人类指出一条摆脱困境,通向心灵王国的道路,体现出作家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5.
论《灶神之妻》的三维叙事空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恩美的<灶神之妻>既继承了<喜福会>中对异质文化冲突、母女关系、族裔属性等主题的探讨,又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述话语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拓展.在作品中,谭恩美搭建起三维叙事空间结构,将华裔母亲和美国化的女儿之间的现实矛盾和冲突放在小说的开端;将一位饱经夫权压迫、战争创伤和种族歧视的华裔母亲放在小说叙事的"前景"地位,赋予她"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视角,讲述人生的经历;同时又将中日战争置于小说叙事的"背景"之中.第一个维度揭示出美国社会中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表现了作品的深度;第二个维度凸显华裔女性的形象和声音,体现出作品的力度;第三个维度以历史事件丰富作品的内涵,深化作品的主题,赋予作品以历史的厚度,并在西方读者中获得一种"移情"的效果.从形式技巧入手对谭恩美作品加以分析,丰富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审美视阈.  相似文献   
6.
站在彼地,凝视故往,我们也许更需要平和地面对“天才曾经是中国”——这一定义。爱国自然是可以跨越地界,不分你我的,但是爱国的真实,我想柯岩老师以为便是“真实”。中国历史的辉煌灿烂。渊远流长,贯通古今。已无须多述,当厚厚古代史堆积起一代文明,足以让人骄傲——又足以让人自省的时候。不少中国人却迷失左右,令人痛心也罢。激愤也好,却不能真实面对。于是有了(天才曾经是中国)。“曾经”二字让人难耐,又让人寻味,曾经,这是个过去时,柯岩老师借“小Wei”之口表达了远在彼岸的爱国者的心声——我们要实实在在审视历史,平价当今,展望将来。  相似文献   
7.
8.
“模仿”,词典上解释为“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通俗地讲就是照葫芦画瓢。模仿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吾非生而知之者”,人类从远古时期开始,就有意识地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模仿学习,从咿呀学语到下地走路,人一步步成长的各个阶段,即是一个从模仿到独立的漫长过程。  相似文献   
9.
谭恩美在《灶神之妻》中从一个华裔美国女作家的特殊视角探讨“边缘”文化之与文化多元化的主题。中国母亲的形象表达出作者对中国文化挥之不去的母体情结;文富的形象塑造体现出作者对母体文化继承发展的关注;移民美国的母亲和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冲突与和解象征着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融和,表达了作家在保持和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同时,寻求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因其力作《我的名字叫红》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该小说高超的叙事技巧、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民族性特质的完美结合令东西方世界的读者折服。在"与读者成为同谋"的第一人称叙事中,有三个话语叙事系统:一是死者与凶手的话语叙事系统;二是动物与无生命物质的话语叙事系统;三是恋人间的话语叙事系统。这三种话语叙事系统,组成了完美的复调交响曲,真实呈现了后现代社会语境下土耳其人对民族传统与现代化进程的存在之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