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讨论汉民族标准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地方普通话、过渡语、官话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汉语次标准语的名称及其定位。认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分为标准语和次标准语,标准语就是普通话,次标准语就是以标准语为摹仿学习的对象而形成的不够标准的普通话。标准语是断代的相对静态的概念,汉民族共同语是历时的、多层次的、动态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3.
通过武平话、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简称"武平普通话")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的儿化词的比较,找出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中对儿化词的处置情况,从而揭示"武平普通话"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台湾客家方言研究以及两岸客家方言交流的主要情况,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林清书 《南平师专学报》2012,31(1):28-32,53
定光佛信仰是佛教与道教、民间信仰融合的典型个案;是客家文化形成和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定光佛信仰在提炼传统文化精华、促进现代人性反思和人文科学建设等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羊隔畲族“山客话”,在语言性质上是汉语方言,与客家话有极大的相似度,但是,山客话也有自己的身份标记。畲族“山客话”与客家话的关系非常复杂,与历史来源、生活地域和民族迁移、语言接触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书法艺术和环境设计结合具有物质基础、艺术理论基础。提炼传统书法的元素并与环境设计结合,实施设计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书法艺术和环境设计结合的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传统艺术的魅力在于体现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客家地区汉语次标准语的形成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所说的那种没有翘舌音,没有轻声、儿化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和书面语化的普通话,实际上就是一种汉语次标准语。它是伴随汉语标准语而来的,因为模仿汉语标准语才会产生这种次标准语。分析客家地区汉语次标准语的形成原因、基本特点有助于我们对其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通过武平话、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简称“武平普通话”)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的儿化词的比较,找出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中对儿化词的处置情况,从而揭示“武平普通话”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