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孔子、孟子和荀子阐发人生修养问题的基点在于对人性善恶的判断。孔子倾向于性善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苟子秉持性恶论。然而有趣的是,尽管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同,他们三位儒家代表人物都对人道德修养前景持乐观态度。孔子教诲:“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断言:”人皆可以为尧舜”;苟子笃信:”涂之人可以为禹”。而且,他们都把以道德为内容的修养视为实现人生意义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组织文化力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升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文化力,对于提升文化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实践中蕴含着重视组织文化力的传统.提升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文化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