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家实施深化产教融合战略性举措及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要求,使得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初步探讨了如何在印刷工程专业中践行产出导向、产教融合的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从专业、课程、师资、资源共享及共建等方面阐释了一些有益的改革与探索.项目的实践有效推动了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有助于培养适应新经济要求、符...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原因在于教师的作业内容设计的不合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创新传统的作业设计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几点关于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茂海 《教师》2013,(29):48-49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活动崇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他们成为了数学课堂活动的主体,而数学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合作者。  相似文献   
4.
大学既是孕育知识、发展文化、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广大师生赖以“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提升创新能力、获得创新成果”等创新文化的精神家园[1].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稳步实施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大学教育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其中大学教育课程的创新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根据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界定大学课程的内涵也需要在世界高等教育的视野中去探索和分析,按照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去建设,以“顾客满意导向”予以评价[2].由此,现代大学课程可以定义为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要素机器运行系统,而高校成为“负责任的全球化人才”的基地和摇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