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流动人口而产生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唐山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抽样调查表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非常重视,在教师的选派上比较公平公正。学校的教师在对待本地孩子和流动人口子女的态度上差别不明显。流动人口子女难以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而易产生敏感性强、上进心弱及厌学、抵触等不良情绪。另外,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目标及培养过程1.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其目标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既不同于教育学硕士,也不同于课程与教学论硕士。...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城市大多是多民族共居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少数民族的数量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是民族交往的增多,同时也使民族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在西部大开发中,西北地区的城市也面临着同样问题,加强对西北地区城市民族关系的研究不仅能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并且还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银川市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村青壮年人口;人口的流入以本区、邻近省份为主;人口的流出则遍布全国,相对比较集中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城市;流动人口主要以务工经商为主,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流动人口聚居区一般处在城乡结合部.政府应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与管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维护城市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少数民族为摆脱封闭和贫困,向城市特别是向东部城市流动的趋势逐年增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东部城市的多民族化日趋明显,城市民族关系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由此对城市民族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教师幸福感、小学生社交焦虑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烟台市某两所小学的294名学生和6位班主任老师为被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由随机回归分析模型发现社交焦虑能够正向预测小学生的孤独感(β=0.5424,P=0.002)。(2)社会焦虑对小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在不同班级之间有明显差异(X^2=18.2546,P=0.003)。(3)基于HLM的分析发现,在教师层面,教师幸福感对小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小学生社会焦虑能够影响孤独感,这种影响虽然在不同班级内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教师幸福感所能解释的比例非常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有以下就业特点:1.知识层次高,学科专业强.2.单位需求量大,跨地区择业多.3.人员分布散,管理难度大.4.择业期望值高,家庭制约条件多.针对这些特点,研究生毕业教育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心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其中,民族认同意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之源,民族文化自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素,民族文化自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目标。基于民族心理的视角,应该从民族意识、民族语言文化心理、民族认知特点、民族需要动机四个方面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格。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归根到底就是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当前研究生对邓小平理论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开设专题讲座是使研究生正确掌握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有效途径.开设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应注意:1.选好主讲教师;2.选好专题题目;3.要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积极性;4.要活化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