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汉承秦制,西汉继秦之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确立地主阶级掌权的封建制度。它是战国变法运动以来,地主阶级政治、经济发展的高峰。做为封建社会居於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它随着历史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内部结构在不同的特定历史环境中,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其内部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又促进了经济结构在某些方面的演变和发展。在西汉中后期所形成的“豪强地主”就说明了这一点。故本文试就“豪强地主”形成的背景,条件及特点和地位做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从历史的发展中,探索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以求对其有所进一步的认识。自两汉时期封建专制主义史学确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分裂割据中,但史学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整体来看,表现为史书数量大增和史书种类的繁多。据《隋书·经籍志》史部所载:分为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等十三类,存亡合计八百七十四部一万六千五百五十八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进入封建社会后,农业生产的发展,直到西汉时期才进入了一个跃进阶段,并由此而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所以,研究西汉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对我们认识整个封建社会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还是有所启示的。  相似文献   
4.
孟子为世所周知的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他本人没有史学著作问世,并非史学家。但他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古代史学形成之际。孟子在百家争鸣中倡导儒家思想,宣扬和传布自己的政治见解,则常常引用历史知识为其观点作立论的依据,并且还发表了一些有关史学的看法。他的有关史学的观点形成了他的史学思想体系,并对其后的封建史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故本文试图就孟子的史学观及其影响,一舒浅见。  相似文献   
5.
刘邦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参加者。史学界的一些同志曾据此给他戴上“农民起义领袖”的桂冠。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有其探讨的必要,故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刘邦在推翻泰王朝统治中起了作用,但不能因此就说他是“农民起义领袖”。要作出比较科学的评价,首先需要弄清刘邦是抱什么目的,在什么情况下卷入起义洪流中来  相似文献   
6.
章学诚字实斋,浙江会稽人,生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卒于嘉庆六年(1801年)。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同时也足中国方志学的奠基者,对方志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地方志是在统一的中央集权下,以地方行政区划为单位,如省、府、州、县、镇、里等为范围,对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天文、地理、民俗风土、人物、气象灾  相似文献   
7.
早在文字产生之前,中国就有“刻木记事”之官,这就是最早的史官。进入阶级社会后,历代均有史官建置,并且这种制度逐渐得以完善,这给后人留下了代代衔接、连绵不断的历史文献,使我们能够从古至今系统地了解、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中国史学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是怎样产生的,并经过何种发展过程,又在何时在什么条件下最终形成的,这对全面认识中国史学的发展,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就中国史学的形成,谈谈个人的浅陋之见。从史学史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历史可分为无文字可考的历史传说时代(原始社会)和有文字可考的阶级社会阶段。  相似文献   
9.
如何深入认识封建专制主义的史学,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本文试从历史和史学发展的角度,就关于封建专制主义史学的确立及其特点和作用,谈点个人的体会。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空前统一、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汉承秦制”之后,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分裂割据的局面,但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