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MIT开放课程的评价及对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整的评价方案是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方案由评价目的、评价逻辑模型、评价方法、评价报告、评价咨询委员会等重要部分组成。文章将对评价方案进行系统介绍,并提出对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如何定量化,对科技人员的科研工作如何定量计算,教学与科研工作量如何换算,以便形成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承担更多的科研任务,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是目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就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如何定量计算给出一个可行的计算办法。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工作业绩评价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研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造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高预期与现实中毕业生就业不畅矛盾的原因很多 ,但问题的本质在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不适。其表现特征 ,就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教育过度”问题。从长远看 ,适度超前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2003-2006年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变化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精品课程的建设,离不开科学、公正的评审,其中,评估指标体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全面了解和把握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及变化,有利于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2003-2006年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及其变化特点,以此为基础,对二期建设工程的评估趋势作一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