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是高考试题改革的重点之一,近几年数学高考试题紧扣<数学考试说明>,强调了基础与能力并重,知识与能力并举,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命题,综合程度高,突出考查了考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的学生经常会犯一些简单的错误,就是连讲过的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相当多的学生也常常束手无策.造成学生解题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审题不清、概念模糊、心理因素、思维定势等等.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没有到位,读不懂题意或者是误解了题意,学生又怎能解决问题?本文试图从"教"的角度,谈谈学生数学语言理解与转化能力欠缺的成因,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3.
特殊化是将所学的数学事实“退”到属于它的特殊状态 (数量或位置关系 )下进行探索和研究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目的的一种思维方法 .用它来解选择题、填空题 ,有时显得方便、快捷 ;用它来分析一个复杂问题 ,则对思路的形成往往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由于高考的正确导向 ,特殊化方法已被广大教师所重视 ,但它对思维品质的培养价值 ,目前尚欠必要的研究 ,本文对此作初步的探讨 .1 利用特殊化方法 ,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思维的周密性是指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周到而细密地考虑到问题的各种可能情况的一种思维品质 .其反面表现为思维不严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