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现代文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而强烈的反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壁泥屋,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就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融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  相似文献   
2.
《爱国学者顾炎武》(以下简称《爱》)是吴晗同志的一篇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传文章。课文的编者在文末附有四题《思考和练习》,其主要特点,则大抵体现在《思考和练习》的第一、二题之中,即文章的选材和组材有它的独特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一) 近年来,语文教改中“煞讲风”,不少教师便忌讳“讲”了,有人上课,干脆以“读书”、“作业”之类的课型应付,以免于“讲”。据说,某校一领导听课,教者只在黑板上写下“自读课文”四字,一言未发,因而被作为没有“讲”的好的课堂教学来推广。咄咄·怪事!——有教师,就不能没有“讲”;要“煞”的是“讲风”,而不是“讲”! 教师是干什么的?古人言为“传道、授业、解惑”;当今时髦的称谓是“导师”;一位被人们推崇的法国未来学家说“教师除了  相似文献   
4.
〔甲〕现代文(本题共计42分)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一)江山如此多________,引无数( )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shāo xùn fōng sāo。一代天,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在原文的横线上填字。 2.shāoxùn fōng sāo写成汉字是:________ 3.在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点的两个“数”  相似文献   
5.
集体备课,是一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这些年来,我校语文教学质量之所以比较高,原因之一,就是坚持开展了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备课活动。变“相轻”为“相重”“文人相轻”是旧社会知识分子的恶习,要搞好集体备课就必须变“相轻”为“相重”。一九八五年,我们高二语文备课组六个老师,虽然年龄不同,水平不一,却各有所长。有的擅长阅读教学,有的善于作文指导,有的长于教文言文,有的长于教现代文,总之,人具特色,各有千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包括《狂人日记》等五篇小说。就艺术手法而言,它们既有异点,又有同点。(?)、教材简析1、《狂人日记》:①多运用象征性的语言,②侧重于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其序言“识”,交代了主人公(“迫害狂”)、“日记”的“语言特点”(“颇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以及“日论”的结构(“略具联络者”),这是该篇小说的纲领。2、《党员登记表》:①用景物  相似文献   
7.
法国作家布莱希特说:“最主要的是要教人们思考。”多年来,我批改作文时“批”重于“改”,往往设制一些“想”题来启发学生思考,然后自己动手修改。下面是批改中的几则随录,从中可见我设制“想”题时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文形象读本与练习》丛书(以下简称《形象读本》),1988年出版发行后,受到全国不少专家和读者的好评。《形象读本》从初中到高中共12本,对各册语文课文逐一予以图析,可与课本配套使用。《形象读本》的主要意义,在于创立了阅读教学中一种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学习方法——形象图析法。  相似文献   
9.
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指导下的创造。显然,这里所谓的“指导”,是指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方法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因素。没有阅读方法指导,读者是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再“创造”的。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说,学生自读课文,也和起步作文一样,又确有“法”可供借鉴。下面,从“异中求同”的角度,结合一些课文,说一说自读课文的具体方法,且称之为“五步阅读法”。第一步思考题意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文题,读者往往能一下子捕捉到文章的体裁、题材、中心或思想。例如《天山景物记》(高中第三册),从  相似文献   
10.
常听到这样的议论: “某中学质量高,去年考大学,升学率占百分之七十以上!”“某班质量不错,这次学年考试,大多数学生各科成绩都在八十分以上!”乍听起来,上述议论似乎有一点“道理”。但是,如果深究一下,就会发觉:这些人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