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张雪梅  梁严冰 《历史档案》2007,1(3):105-110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1916年2月,易白沙发表《孔子评议》一文,认为“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1,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站出来批判孔子及其儒学的人。稍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也纷纷撰文,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1917年  相似文献   
2.
关于晚清政治体制近代化历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60年代初的总理衙门之设,90年代末戊戌变法期间的政治体制改革。20世纪初清末“新政”中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晚清历史上三次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这三次政治体制改革尽管崎岖而艰难,但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晚清政治体制的近代化;革命与改良是研究晚清历史必然要遇到的一个问题,认为革命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观点是不客观的。否定改良在历史上的可行性、合理性同样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晚清三次政治体制改革昭示我们:改革的领导人物、领导集团的主导意识、能力、素质及在改革中的具体措施、方法、手段、策略等决定着改革的成败;民族的涉外文化心理,直接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和面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改革中尤为重要;政府的信誉度、号召力和统治权威既是改革的前提又关系着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和执行。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高校形成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罕见的大迁移。面对战争的残酷环境,中国高等教育不但没有停滞,反而在发展趋向上呈现出新的气象,形成了"战时需作平时看"的教育战略,注重理工类教育、边疆教育、社会教育等,呈现出蓬勃生机,凝练了中国大学强烈的爱国思想、自觉服务国家战略与民族根本利益的大学精神。抗日战争促进和改善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布局,并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植入西北地区,为国家与民族培养、积蓄了大批优秀人才,创造了辉煌的学术成就,发展与创新了大学组织体系与民主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高举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两面旗帜,掀起戊戌变法运动,其终极目标是富民强国。虽然变法维新昙花一现,但它在中国社会近(现)代化进程当中却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历史意义不容忽视。特别是戊戌变法中的核心内容——政治体制改革,更是影响深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5.
清代的捐纳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清一代选官任职不外三途:一为满州八旗及汉军八旗士家之弟,一为科举正途,一为捐纳.康熙十三年(1674年)清朝颁布捐纳制度,之后历朝皆有,并且捐纳数额愈来愈大,由捐纳而得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下令停开捐例,持续226年基本上与清王朝始终的捐纳制度终于寿终正寝了.今试就清代捐纳制度的缘起、流变及利弊作简要评析.一所谓捐纳,即官吏捐加级、封典;平民捐职衔;生员捐贡生监生.实际上,这是朝廷赤裸棵的卖官敛钱.捐纳又叫资选、开纳、捐输、捐例.以资财为官,始于秦汉,以后历朝均援为例.但在明以前,卖官鬻爵都是一时权宜.尚未有定制.从清代起,捐纳则逐渐形成制度,并成为科举制度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工业生产发展迅猛,能源工业强势崛起;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农业成效显著;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第三产业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水平不断提高。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陕北地区也绘制了切实可行的未来蓝图,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降耗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以民生为重点的各项工程建设;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走现代、高效、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西北联大在抗战时期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学术与教育成就,而且体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与民主观念。联大学人彰显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倡导民族精神;号召广大国人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主张建立广泛而全面的国内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北联大的民主观念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与办学实践中,而且联大学人自觉秉承与坚守"五四"以来的学术民主与自由传统,同时主张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与结合。  相似文献   
8.
晏阳初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首创平民教育的著名教育家,也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的先驱者。平民教育运动肇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2 0年,晏阳初从美国留学口国后,全心全意地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50年代起他居住在海外,积极推行国际平民教育运动,为全球乡村改造而奋斗,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七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地从事平民教育的实践,并形成了一套平民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写下了独特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论清代的奢与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近300年的历史,离我们较近,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纵观其强盛——衰落——覆灭的历史演进轨迹,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其中奢靡与俭节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墨子.体过》中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唐朝诗人李商隐也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  相似文献   
10.
袁世凯与清末官制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官制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为敏感的部分。因为它既涉及到权利再分配问题,也关系到所有在职官吏的切身利益,同时又受到传统文化和传统政治制度、理论观念的深固影响,因此改革必然会引发各种政治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和对立。袁世凯在清末政局中的特殊地位,使其在官制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他的态度随着既得利益的损益而前后有所变化。同样,袁世凯的举动也引起了清廷的猜疑和担心,双方矛盾日趋激烈。而这一切又直接影响了改革的进程和面貌,甚至王朝之前途与命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