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记录了一堂高中语文写作课.作者根据高中生的语文写作通病,将“精准叙例”作为突破点,并借鉴现代构建主义思想,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合理选择课堂推进方式.在充分的课堂实践后,得出了应关注学生需求,指导学生积累的方法,层层推进来落实课堂的预设目标等三点经验.  相似文献   
2.
面向未来培养能力──从两篇语文课文教学体验说起梁惠红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未来”。所谓面向未来,就是要通过教育,使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世纪中,具有承担得起建设和斗争重任的能力。承担建设和斗争重任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而思维能力则是这种综合能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最盼望的就是过年,过年可以大吃一顿,过年可以穿上新衣裳,过年可以有压岁钱。现在呢,我却好怕过年,新年意味着又一年过去了,我也就增加了一岁,天增岁月人增寿,对于长寿老人是高兴的事,而对于我呢?检视过去的一年,我心惶惶然。同学们,你面对新年是怎样的心情呢?下面的一组文章是否使你心有戚戚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当2005年的足迹仍留恋于人们的生活中不肯离去之时,2006年那急切的脚步声便依稀可辨了。时间交替的步伐从来不会有间隙,人们还未来得及与旧岁告别,便开始去寻找新年的足迹……  相似文献   
5.
不经意间,2005年已向我们挥手告别。此时,祖国北方大地冰封雪飘,已是一派银妆素裹,冰清玉洁的世界;南方的人们,则舒展着双臂,站在暖和的阳光下,享受着难得的冬日温馨。  相似文献   
6.
爆竹声响     
大凡到过乡下过年的人,都会被那隆隆的鞭炮声感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是伟大的,但我认为,发明了爆竹,更伟大。据传说,在古代燃放爆竹是为了驱魔避邪,赶走怪兽除夕;而今天,在春节燃放爆竹,已远远超出了这个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惠红 《广西教育》2011,(11):29-30
不久前,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向高三学生发放了一份问卷,对“高中阶段哪些语文课让你印象最深”“你喜欢怎样的语文课”的提问,83%的学生认为那些能打动自己的语文课才会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而76%的学生则认为“语文课能否打动自己,是影响自己对语文课喜爱程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想念     
蒙雪  梁惠红 《广西教育》2006,(1C):17-17
老师在讲台上宣布要放三天假,同学们激动地欢呼和鼓掌。元旦快到了。  相似文献   
9.
两位老师的看法我都赞同.但我想补充一点,在务实备课的范畴中,不要把交流融通、借脑生智排除在外. 个人独立钻研是务实,但以此为基础与同事交流,和同行对话.广取博收,择善而从也是更高层次的教学务实.  相似文献   
10.
梁惠红 《广西教育》2012,(24):38+44-38,44
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较为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侧重于对句段阅读及写作特点的分析,按照由面到点的思路推进;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偏于面上的整体感知,缺乏对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词语的深入解读,而学生的阅读感悟大多依赖教辅读物上的定论,缺乏在独立思考、认真品读基础上的深度文本挖掘。南宁市第三中学以“关键词阅读”为切入点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法的研究,对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等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