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神话传说,在形式方面,经历了神话传说-寓言事故-逸史杂记-白话长篇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内容方面,经历了从谈神说鬼,扬道崇佛到作家以主动态度关注现实世界,社会生活以及人的灵魂的发展演变过程,总体上说,是一个神话色彩淡化而人的主题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仍多局限于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繁荣发展的情况和艺术规律,作者生平、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比较陈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较差。笔者认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对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重新认识,应当把建立理想人格、扩展人生体验和汲取文学营养渗透其中,结合新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古代文学鲜活生动地贴近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乱。面对天翻地覆、人命如蚁的社会现实,当时文人心中产生了浓厚的悲伤与孤独情绪。这种孤独心态影响到当时的文学创作,构成当时文学的孤凄之美,鲍照的《芜城赋》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分析了这篇赋中由个人身世和登楼远眺所引发的孤独情绪。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多部古本《石头记》以及"脂批",认为"终身误"与"枉凝眉"两首曲都是通过宝玉的口吻讲述了"宝黛钗"之间的情感纠葛。"终身误"的主人公是宝钗和黛玉,而对宝钗有所侧重,它是形在宝钗,神在黛玉;而"枉凝眉"的主人公也是黛玉和宝钗,而对黛玉有所侧重,其中又时刻闪现着宝钗的身影。这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状态,也是曹雪芹表达的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多部古本《石头记》以及“脂批“,认为“终身误“与“枉凝眉“两首曲都是通过宝玉的口吻讲述了“宝黛钗“之间的情感纠葛。“终身误“的主人公是宝钗和黛玉,而对宝钗有所侧重,它是形在宝钗,神在黛玉;而“枉凝眉“的主人公也是黛玉和宝钗,而对黛玉有所侧重,其中又时刻闪现着宝钗的身影。这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状态,也是曹雪芹表达的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 ,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总体素质 ,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乃国事政策之重中之重。建国五十年以来 ,我们虽然反复提到这个问题 ,但囿于各种局限 ,我们的人才教育掉进了“应试教育”的胡同。蔡元培先生在担任中华民国教育第一任总长时 ,热衷于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改革。他明确提出了“五育并举”思想 (德、智、体、世界观、美 )。它既强调了长远的根本性培养 ,又没有偏废现实性的需要。这与鲁迅先生“立人”的思想是相通无异的 ,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素质教育 (尤其是大学素质教育 )的要义。因而 ,在大学校园里向非中文系学生开设“大学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