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这就体现了读的重要。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要想让他们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就应重视“读”,语文学习以读为先。应怎样读呢?首先教会学生读好文本,这也是广大教师十分熟悉的教学法。其次引导学生读会生活这本无字大书。文本的阅读,除了切实执行梁永荣曾在2004年10月《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版61页发表的《整体理解阅读方法例谈》中所提到的整体浏览,重点研读,重点段落“三重视”的学习方法指导外,更应重视课外阅读———社会生活这本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学生则常常成为课堂上的听众和书记员。老师无意中把他们的大脑当成了一个巨大的存储知识的“U盘”,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巨大的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觉得语文令人厌烦,他们对语文没有好感,甚至反感,常常因此导致消极的学习态度和被动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员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阅读活动可为理解性阅读、识记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消遣性阅读等多种形式。以弄清作品的基本内容、结构、层次、表现手法等为目的阅读 ,通常为理解性阅读。目前中考、高考的阅读考查 ,重点也在于此。因此课堂教学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以培养正确的思维取向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提高学生读文素质 ,发展思维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根据本人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 ,谈谈整体理解阅读的三点重视。一、重视文本要素的识别和理解识别文体要素是读文的基础。课堂导读首先让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文体…  相似文献   
5.
教学工作中。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体验感悟的新课堂,这是新课标中的要求。我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引入,让学生对文中情节引起共鸣,让学生很快地走进文本,为学生自主学习创建了情感情境,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我在《如何进行观察》的作文教学中,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满堂灌,主要表现形式为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记,学生未能亲自体验,没有机会接触语言材料,对课文的理解是间接的、被动的。其结果是该让学生做的事没有做,该让学生掌握的没有掌握,大量的时间是在做那些无用功。造成学生无兴趣学习,不会读书;写出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干瘪,病句错字连篇。新课标下的教师要转换角色,必须做到民主平等,宽容尊重学生。教师一进课堂,必须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生为本,平等对话,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着、关注着的…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满堂灌.主要表现形式为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记.学生未能亲自体验.没有机会接触语言材料.对课文的理解是间接的、被动的。其结果是该让学生做的事没有做.该让学生掌握的没有掌握.大量的时间是在做那些无用功。造成学生无兴趣学习.不会读书;写出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干瘪.病句错字连篇.  相似文献   
8.
现代文阅读活动可为理解性阅读、识记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消遣性阅读等多种形式。以弄清作品的基本内容、结构、层次、表现手法等为目的阅读,通常为理解性阅读。目前中考、高考的阅读考查,重点也在于此:因此课堂教学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培养正确的思维取向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学生则常常成为课堂上的听众和书记员。老师无意中把他们的大  相似文献   
10.
有些同学认为,进入中学了,作文不能再婆婆妈妈,要尽量把文辞弄得华丽些,免得让人笑话。这其实是作文的一个误区。真正要写好文章,必须在真情实感上下功夫。“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论家刘勰认为,只有作者“情动而辞发”,读者才能“披文以入情”,被作品所感动。鲁迅先生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写文章的要诀:“有真意,却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些经验之谈都说明,文章要打动人心,就必须发真情、抒实感、写心声。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的“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古今中外的名篇之所以感人至深,与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