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小波  万俊生  梁洋  李建华  安汝 《大观周刊》2012,(45):234-237,297
本文主要采用多种结构模式,多种乔、灌、草、菜,发挥群体、块状、团状、个体、混交综合优势治沙造林。从沙地外围和源头上治理,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空间立体治理。先治沙区外围,再治沙区内部,内外兼治、内外并举。在沙区采用新的造林方法使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6%以上,三年后成活率达90%以上,造林一次成功,中间不补植。  相似文献   
2.
"四史"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方面理解其重大价值意义.本文在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四史"教育的价值意义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从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守正创新、观照现实生活、强化保障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探析新时代学生"四史"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朱熹毕生致力于诠释《论语》,他对论语的认识代表了理学与宋学论语学的观点。朱熹强调《论语》蕴含了深刻的圣人之道,他采取本体诠释的方法提升了《论语》的哲理化程度,使《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获得了形而上的意义。朱熹对诠释《论语》提出了“玩味”、“切己”的要求,以期达到“浃洽”的境界。朱熹并非纯粹是为了知识而诠释《论语》,他更重视的是把《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落实到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4.
梁洋 《教书育人》2012,(33):74-75
高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我校高中部从去年第一学期开始一直致力于"高效课堂"理论及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身为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除学习一些相关理论知识外,还积极听取骨干教师各种不同类型课的授课示范——新授课示范、习题课示范、试卷讲评课示范。让教师们深受启发。教学模式的探索一直是高效课堂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结合实践进行反复研讨。其实,每一位教师对"高效"的理解和做法都不完全相同,把一节课认真研究琢磨透了,有很多细节方法值得推敲改进。相较于传统的课堂,不仅仅是在备课授课的内容及方式方法上需要整合改善,同时在课上的学生活动尤其是师生互动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让学  相似文献   
5.
梁洋 《华章》2014,(28)
劳动法以对劳动者的利益保护为主要内容,是现代社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特别是“倾斜保护劳动者”的基本原则),看似主要体现了经济法的公平价值。但笔者认为,其实际上更多的是体现了经济法的效率价值。  相似文献   
6.
梁洋 《教师》2012,(32):125-128
清代是书院发展的繁荣时期。邓洪波先生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顺治一康熙年间,为第一阶段,是书院的恢复发展期;雍正一乾隆年间,为第二阶段,是书院的全面大发展期;嘉庆一道光一成丰年间,为第三阶段,是相对低落期;同治一光绪年间,为第四阶段,是书院高速发展、快速变化,并最终改制期。城南书院在清代的发展历程大致与邓先生所论相同,不过也有自身的特点,即其每个阶段具体时间相对略晚。因为城南书院在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才得以恢复招生,起步晚于其他书院,因而一般书院的相对低落期——嘉庆、道光、咸丰三朝,相反却是城南书院的繁荣期。这一时期,城南书院真正成为省会书院,并有大批的人才从书院中涌现出来,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党支部加强“四史”教育,既源于其与支部政治功能的内在耦合性,也源自其与支部时代新人培育使命的同向共促性。学生党支部“四史”教育的核心要义在于加强伟大成就激励、科学理论武装、精神谱系滋养、光荣传统感召和历史经验启迪。为此,在实践进路上应深度融合红色资源和创新载体,优化红色组织生活、厚植红色功能底蕴、强化红色记忆建构、用好红色网络媒介,引导学生党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