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走进北师大     
现在作为一名高考独木桥的过来人.我已在师大里度过了一个学期,回首高考,特别是高考前填报志愿时.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2.
如何切实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中学德育新局面。这是当前大家极为关心、积性探索的问题。我们正是带着这个问题。参加了无锡市去年十二月初召开的“中学班  相似文献   
3.
我现在作为一名高考独木桥的过来人,我已在师大里度过了一个学期,回首高考,特别是高考前填报志愿时,感触颇多. 考前填报志愿,无非就是做好两件事:准确地进行估分和对学校、专业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梁育  容乐  彭囝 《文教资料》2011,(28):115-116
作者通过自编《教师幸福感问卷》调查陕西某县农村初中教师的幸福感基本现状,发现农村教师的幸福感处于一般良好的水平;女教师幸福感比男教师高;教师幸福感随着年龄与教龄的增长而增强;各年级任课教师无明显差异;物理教师比其他教师幸福感要高,并与语文教师存在显著差异;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教师社会地位认知、教师家庭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作者依据调查结果为提升教师关怀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在作为一名高考独木桥的过来人,我已在师大里度过了一个学期,回首高考,特别是高考前填报志愿时,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6.
自“语文知识”这一概念1978年首次出现在旧大纲中以来,各方学者对它的表述是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尤其是2001年新课标实行以后,更是引发了语文教育界对“语文知识”丰富内涵的广泛探讨,出现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因此通过比较旧大纲时代与新课标时代两个时期不同学者关于“语文知识”的界定,使其对语文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8.
钟嵘评刘桢“其源出于古诗”,究其古诗与刘诗的渊源主要是就感情基调、情感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三方面论述。依钟嵘的美学观念来看,古诗是“文质”兼有的,而刘桢则主要继承了古诗的“气”质,并将它最大化地用诗呈现出来。刘桢的诗以“气”“骨”“力”胜,这是钟嵘之所以给予他很高评价的原因。但综观现存刘桢的诗作和历代评论家对他的评价,钟嵘的品评还是不够全面的。刘桢诗虽以气胜,但也有沉郁顿挫的深情,可以说是:“骨中有情,气中有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