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激情、明理、导行”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符合思想品德形成的四个要素:“知、情、意、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怎样处理好在小班课堂教学中“激情、明理、导行”的关系,使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不流于形式,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小班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正责任心是一种能催生智慧和能力的道德力量,也是对学生个体行为的一种约束力。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居多,孩子常以自我为中心。作为一名品德教师,重视小学生品德教学中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就更显得非同一般。一、注重言教,提高小学生对责任心教育的认识作为一名品德课程教师,首先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重视小学生责任心教育,并要把这种教育矢志不渝地贯穿于品德课教学的始终,使每一个小学生都懂得: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心,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更谈不上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做出多大贡献。我们只有时时刻刻牢记于心,要有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教学只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一方面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生的学围绕老师的教,形成了“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写,生抄;师给,生收。”的关系,学生成了机器。另一方面表现为以教师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被动地学.复制老师讲授的知识。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越厌学。在《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要而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生成长历程与人格的形成,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品德教学应当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即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开展有的放矢的教学,让品德教学真正贴近儿童生活,让品德教学生活化,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呢?本人认为:教师应以身作则,注意细节培养,经过契而不舍的长期努力,定能达到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升华。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创设好的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如果长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机械反复地学习,必然会导致对数学的厌学情绪。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改变学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6.
南宋诗人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蹉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于精,而精益求精也。”精益求精的态度古已有之,社会中各行各业的管理也都离不开“精细”二字。管理一所学校,更应突出精细化的内涵,把看似简单、容易的事情做好、做细,促进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