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教给学生一些"夹叙夹议、托物言志"之类的知识术语,学生学语文也只是掌握这些死板僵化的语文知识,于是,这些知识最终成为一种思维的标签被学生机械而生硬地运用着。  相似文献   
2.
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房地产产业化的关键指标,如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发展速度和泡沫程度等的分析,研究了我国房地产产业化的发展历史、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产业化的程度,并预测房地产产业化发展的前景,希望对房地产业的开发和投资者起一点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梁龙 《中国教师》2004,(7):48-50
权利缺损是指特定的法定权利在实现过程中,其基本内容全部或部分丧失,它是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与侵权行为同属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由侵权行为引起的权利缺损在农村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但当前农村教师权利缺损最严重、最受人们关注的是教师财产权和人身权缺损。限于篇幅,本文通过对湖南南部某乡所做的调查,以典型事例的方法来论述农村教师财产权缺损。乡作为我国最小的行政区,又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基本单元,以我国中部地区一普通乡为代表,虽说有以偏代全的嫌疑,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农村教师财产权缺损的严峻现实。对财产权…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词虽然因其脍炙人口而备受高中学生喜爱,但是,教学古典诗词时,学生对蕴含于古典诗词中的艺术形象、优美意境、作者情感等丰富意蕴却常常感到难以把握.学业检测或者高考时,面对古典诗词阅读理解题目常常产生难以下笔之感.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源于古典诗词自身的特点.比如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琵琶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经典诗词,因为深深地印刻着古代社会现实与人文精神的印记、作者与众不同的身世痕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等,而展现出别具一格的个性特征.当然,也与学生的学而不得其法、无法快速感知古典诗词的情感意蕴或叙事内容等有很大的关系.下面谈谈引导学生快速解读古典诗词丰富意蕴之技巧.  相似文献   
5.
从当代琵琶基本技术训练中的方法问题,琵琶艺术中的一些技术特征问题和当代琵琶的演奏风格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6.
终身学习理念下知识型经济社会和学习型社会是未来社会发展变革的必然趋势,成人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文分析了成人教育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在当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视域下,成人教育依然存在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就业保障支持动力不足、社会歧视及传统教育理念依然存在等发展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分析,该文为成人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面向未来的解决路径,即优化教与学方式变革,助力新时期成人教育融合发展;强化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发展;深化以职业化、专业化和技能化为导向的成人教育特色;固化全机构合作模式,为成人教育促进教育治理新格局助力。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成人教育融合发展提出了思考,即:关注“以人为本”,促进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关注群体成长,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关注共同发展,加强对成人教育的认同与尊重。  相似文献   
7.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今年高考语文试题较之近几年来的高考,可以说是变化最大的一次,从内容上看,新增加了默写名句名篇和文言翻译的内容;从试卷结构上看,调整了主客观试题的比例,将部分客观题(如诗歌鉴赏、文言翻译)改为主观题。面对高考语文命题改革的新形势,应如何备战明年高考呢?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就是最好的复习材料。它直接给我们以思考和启示。启示我们复习备考要树立四大意识,即重点培养能力的能力意识,不忽视课本的课本意识,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意识,注重卷面书写的卷面意识。下面就以以上…  相似文献   
8.
我校第十八次教学讨论会根据党的十三大和全国高教工作会议关于加快和深化改革的精神,总结第十七次教学讨论会以来的经验,研究讨论今后几年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中心议题是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9.
<正>《中学生物教学》2011年第9期和《中学生物教学》2012年第6期分别刊登了谷辉老师撰写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之疑点解惑"和刘雪廷老师撰写的"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几个认识误区"。笔者认真研读后,认为文中将水分子进出水蛋白通道、离子进出离子蛋白通道界定为协助扩散以及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判断,都有不妥之处,现将该问题与两位老师及广大同仁进行商榷。1膜转运蛋白的分类细胞膜中有的蛋白质与物质运输有关,被称为膜  相似文献   
10.
斗智     
听奶奶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曾被狗咬伤过。从我记事起,我最害怕的动物就是“狗”,当我不听话的时候,奶奶就说:“再‘混’就让狗来咬你。”一听到这个“狗”字,我立刻就驯服起来。但是在同伴面前,为了逞能我从来不承认怕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