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供料议论文是考试常见题型。写这类议论文时,我们的眼睛和全部精力往往只专注于材料,写起来也只是稍作扩展地围着材料打转转。虽然说理言之凿凿,论事也头头是道,却总给人“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感觉,说不到点子上。其实,就事论事很难将事情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须知“事物之变,纷纭杂出,若不可知,然而有至理存焉”。很多情况下是事不同而理却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从2007年秋季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方面面的人士对此都十分关注。一学期过去了,与课改前相比,教师的课堂教学究竟有哪些新的变化?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躬行者,一线教师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3.
埋首于书山,苦渡于题海,为考试成绩提心吊胆、惶惶度日的学生们,似乎患上了“冷漠综合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死读教科书”的生活,使得他们“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没时间也没那份“闲情逸致”去感悟生活。本应“心源为炉,笔端为炭”的作文,苦思冥想、搜刮枯肠后,“不动声色”写就的却仍是套路加套话。打着正确的官腔,说着正确的官话,却“终无自己声”。在作文中看到的是一些政治术语、时髦口号的罗列,看到的是古今中外英雄模范、大小名人的名言、事迹的缺乏内在联系的堆砌。  相似文献   
4.
伽利略曾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欢乐。的确,“人是会思维的动物”,在思维的跨越与激荡中,我们能充分体味个性自由舒展的快乐。然而,在我们某些“一本书、一支笔、一口气讲到底”的教师手下,孩子们却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他们只能收敛起锋芒,抑制住个性,亦步亦趋、循规蹈矩地惟老师之命是听,惟书本知识是从,成了别人思维结果的被动追随者,被迫无奈将自己的大脑闲置一边,哪有半点思维的快乐可言? 在教学上,我们有那么一部分教师的确“太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多是盲目随意的单篇教学,缺乏系统的、有层次的单元教学的流弊,笔者从"文章要一组一组地教"的单元教学观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对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写景状物类散文单元"进行重新整合组构。抓住三篇"共性"中的"个性",从"景异情移"与"景异情不移"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准确、整体、深层次的把握,将多幅图景合起来想,将它们当做连环画来读,读出多幅图景的联系,不割断作者埋藏于这一片片风景中的连续的"情脉",注重对文本、对作者"情脉"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6.
现代散文,教材中所占分量重,高考中所占分值高,最能考查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却缺少明确、清晰的教学思路,存在"少慢差费"问题,散文阅读教学成了高中语文教师的"痛"。人教版必修教材虽是以单元形式组构,但由于组构文本时对几篇文本的共性与个性特点把握不够清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虽有单元教学之名,却并无其实,老师们大多还是无整体意识,盲目随意地进行着单篇教学。笔者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中散文阅读教学流弊:盲目随意单篇教学,缺乏有层次、序列化整体规划,以"写景抒情类散文"为研究对象,进行专题化整合设计。  相似文献   
8.
近来,报刊载文,批评高考作文阅卷问题:由于阅卷老师工作量大,缺少正常阅卷所需的时间,所以批审一篇作文平均只能用一分半钟左右。如此“闪电般瞄上一眼”后就给分,随意性强,误差大。为众考生一生命运计,请国家多投入些人力物力,好让阅作文卷的老师放慢些。一分半钟,都不够从头到尾读上一遍,以貌(书写、卷面)取文就不足为怪了。所以“有粉要擦在脸上”,“把字写好”,被考生们奉为至理名言。“匆匆太匆匆”中以字的好坏来判定文的高下,这并非夸张的说法。“能事莫促迫,快手多粗疏”,“快”给审评作文带来的危害已毋庸赘言。…  相似文献   
9.
人教社高语第六册《屈原列传》中:“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教材下注“夺”为“强取”;“不与”是“不给”的意思。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翻译为“怀王派屈平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平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强取,屈平不给。”  相似文献   
10.
做秀的公开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7中小学管理.2002.10研究课、竞赛课、精品课……凡此种种不同形式的公开课,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头头脑脑们的青睐。正是它,令一颗颗教坛“新星”脱颖而出,让一套套教学方法新鲜出炉……形势喜人哪,无怪乎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然而,搞得热火朝天、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的公开课,真就像对其推崇备至的人们想像的那样,能促进教科研的繁荣与发展?其实,不少善做表面文章的公开课,早已变了味,走了调,与舞台上的明星做秀越来越像近亲。公开课做秀秘笈,小可也略知一二。(1)“秀”前的剧本(即教案)乃是重中之重。万不可只备课、备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