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以前语文课上,教者上课伊始总爱先来个作者介绍,那成了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有时甚至有繁文缛节之味.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上这一环节又似乎销声匿迹了.但我觉得文本作者作为文本的创作者,巧用之仍是不错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2.
隐形课程是与显形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如果把显形课程定义为安排在课程表上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所体现的课程,按照《国际课程百科全书》,隐性课程的定义则是:“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  相似文献   
3.
樊雪芳 《科教文汇》2008,(12):112-113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课程体系中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渗透于各学科的学习中。本文就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实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拓展,它不但具有内容多佯复杂性,人际交往的虚拟隐蔽性等特征,而且呈现出使用对象日趋年轻化的特征,由此而增加了特教学校德育管理的难度。为此,学校、家庭及社会应协调一致,遵循导、督、防、诲四项原则对学生实施德育,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网络时代的德育困境,提高德育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课程体系中规定的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建构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思想政治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6.
一、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课程概述隐形课程是与显形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如果把显形课程定义为安排在课程表上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所体现的课程,按照《国际课程百科全书》,隐性课程的定义则是:“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隐性课程蕴涵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具体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班级设置、环境设备;人际情境,如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文化情境,如校园文化、制度、习惯、礼仪等;各种各样的学校活动;甚至还包括在正常…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职生违纪违法现象逐渐增多,引起每一位职教者的深刻深思与反省.文章通过对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以期为促进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