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为重点的教育。要求把德育,智育,美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要抓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注重思想道德建设,还要加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实践的素质。本文通过对传统养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与素质教育的斑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探析如何从早锻炼开始,提高学生早锻炼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深化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企业研发项目风险评估不仅仅是在研发中的风险,也是研发项目成果转化为产品以及投放市场的一系列风险。考虑到评价指标众多而造成了实际问题分析复杂化,提出采用一种降维技术方法———因子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结合实证和因子分析理论探讨企业研发项目风险评估中各步骤所运用的方法,对于企业研发项目风险评估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项目阶段质量预报模型,选取R&D项目阶段质量预报作为研究样本,首先建立项目质量的基本贝叶斯网络,通过参数设置预报项目中的"潜伏"缺陷数目,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项目质量的扩展贝叶斯网络,为后续的项目质量预报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信息,从而达到持续优化项目质量预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口老龄化促使人们更加注重追求身体健康.群众体育应运而生,群众体育点日益增多.通过对衡阳市珠珲区群众体育点现状调查分析,提出了开展群众体育需要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相似文献   
6.
李军  欧阳轶  李秀峰 《内江科技》2009,30(3):140-14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衡阳市五所高校在校2000名全日制本科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参加锻炼的面很广,但是活动的量不足。女生锻炼的主动性、时间和频率不如男生。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已经向多元化发展。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存在着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高校羽毛球选项课中的女生群体的学习特点作出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技术教学、正确把握女生的学习动机和心理动向、对课程本身作出适当改革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8.
设计并实现一个专利信息获取分析的原型系统。通过概念检索的方式扩展某一领域专利检索词,提高检索性能,同时利用XML解析技术,准确高效地抽取出检索结果页面中的专利文本信息,并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专利引文分析之中。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电子竞技体育职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竞技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但是在我国发展迅速影响之巨大,势头之盛让我们吃惊:本文通过对电子竞技在我国的创立、发展等相关的资料收集并进行整理,从实际的发展趋势提出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的职业化还存在各种困难: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现阶段实现电子竞技体育职业化需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或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止步不前。普遍忽视对大学生体育精神要素的挖掘,忽视对大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当然大学体育教学离不开传授体育的技能知识,离不开身体锻炼。这勿容置疑,问题是我们应该把追求的目标定在何处,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形成,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人格精神起到重要作用。这应是我们大学体育教师思考的重点,是大学体育教学追求的高层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