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2.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其主要思想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策的民主化。我国学者从理论上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一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华东师大课程学者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想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以教育为事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在反对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斗争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思想的扬弃,对自己教育实践的总结,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生活教育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学说,为我国的人民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教育学说既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营养来源,又能为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河南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姚文俊武丰旭我校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共同承担了一项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博士点重点学科项目《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在实验设计中,我们把学科系列作为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一条重要渠道,就...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并非德育过程特有的规律姚文俊,武丰旭长期以来,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都把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作为德育过程所特有的规律。事实上,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并非是德育过程所特有的规律,而是整个教育...  相似文献   
6.
7.
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生活和发展的主体。他不仅在口头上这样倡导,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也是这样去做的: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创办的山海工学团中,每晚农友们到茶园边喝茶边谈心,儿童团们经常为农友讲故事,深受欢迎,农友亲切地称呼儿童团学生们为“小先生”。陶行知对于“小先生”这一新生事物极为重视,认为这是发挥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举措,于是他按照“即知即传”原则,创造了“小先生制”,写了《小先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