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郭新民的诗,委婉细腻,淡雅清新,独特新奇。其诗含蓄的基调随处可见,以隐曲暗示的手法演绎对人生的思考,生命的诠释,表现了曲尽其妙的含蓄美;无论写人、写物、写景,都给人以出人意表的新奇美;其诗气韵天成,淳朴自然,给人以清水芙蓉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2.
武富荣 《成人教育》2002,(10):13-14
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在小学阶段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培训小学英语教师的任务。抓住机遇,积极培育生源市场;根据需求,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并重视解决领导思想认识到位、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师范院校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开展实习支教活动取得了多重效益,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使实习支教活动更加持续有效开展,有必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课题组以忻州师范学院忻府区实习支教学生对实习支教活动的环境感知和效果评价为研究视角,调查了2009年下半年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实习支教学生的相关感知,借助行为地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剖析了他们在实习支教中表现出来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师范院校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开辟了一种教师教育的新模式。实习支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获得直接的教育教学经验外,还需特别重视和掌握"诊断性"的研究方法。教育教学反思是实习支教学生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习支教的特殊情境下,探索切合实际的教育教学反思的方法和技巧,以便实习支教学生尽快实现由学生向专业化教师的角色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感是不同感觉的相通与挪借,是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思维,可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创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及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