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只片面地追求"孩子听话",忽视了孩子在家庭中真正的心理需求,当她们不被家长理解和关注时,往往会走向极端。女孩自断手指女孩欢欢自小家境不好,平时,父母对她要求十分严厉。为了迎合父母的种种要求,欢欢努力做着家人眼里的"乖小孩"。近日,欢欢被妈妈冤枉偷了家里的钱,她坚决否认,妈妈觉得女儿太倔了,撂下一句狠话说"没有拿你就把手指砍下  相似文献   
2.
坏习惯的对立面是自控.“自控”的表面意思就是“自己控制自己”,发誓改变恶习的人也很容易有这样的观念:我必须控制住自己. 实际上,这是对自控力的一个最大误解.当我们说“控制”时,就是将坏习惯当作了自己的对立面或敌人来看待,发誓要击败它.但实际上,所谓的击败不过是压抑.  相似文献   
3.
武志红 《学习之友》2013,(11):38-40
多少人,在自己家人前体验过,可自由哭泣,对方不斥责,不焦虑,不攻击,也不找答案。而是先拥抱着你,就做一个陪伴者,听你哭? 国内神学家刘小枫在他的著作《沉重的肉身》中,不断提到“抱慰”一词。我不问就知道你的痛,我陪着你。好让你能面对你的痛。  相似文献   
4.
偷窃,都是因为物质的匮乏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人,大都患有偷盗癖。偷盗癖是一种心理疾病偷盗癖是一种难于矫治的心理疾病。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胡慎之说,一般情况下,只有偷盗成癖的成年人才被诊断为偷盗癖,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和一位医生朋友聊天,讲了很多不良医生的做法。譬如,小儿发烧,有医生会打一针激素,可以迅速将体温降到正常,于是被家长奉为"神医",纷纷送他锦旗。我们知道,抗生素都要慎用,更何况是激素,这种疗法无异于饮鸩止渴。这位不良医生之所以这么做,是迎合了家长的需要。看到幼小的孩子发着可怕的高烧,他们焦虑,希望治疗立即见效,于是神医就此诞生了。他讲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心里不断  相似文献   
6.
中国家庭,很容易像一锅粥一样搅不清。但心理学,也许可以将中国的家务事解析清楚.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发烟、中国式敬酒、中国式火锅、中国式聚餐等,都可以说是我们构建人际关系时的可控第三者。这种场合下,你可以先理解到,对方非要给你敬酒,其实是他想和你构建关系,而他特别强硬,其实是他内心很脆弱  相似文献   
8.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认识的各个领域的牛人越来越多。我发现,任何一个领域的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起码在其擅长的那个领域,他基本上能够做到如实地看待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人这辈子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这是很多朋友问过的问题。换句话说,一个人能孤独成"圣"吗?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常讲一类故事:某某某在山洞里找到一本武功秘籍,然后忘记了时间专注修炼,后来成为天下第一。可我学习越多,对人性了解得越多,越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自体必须有客体,我必须找到你。那些真正孤独成圣的人,  相似文献   
10.
正小到个人,大至世界,无时无刻似乎都有失序的事情发生。于是,控制欲望生出。个人控制自己,是为了压制一些令自己暂时不能忍受的体验。然而,越控制,越失序。一个女孩脸红,她觉得很不好,于是想控制自己不脸红。但这样努力的结果是,她的脸红越来越重,她的控制欲望也越来越重,最终成为所谓的"脸红恐怖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