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英语习语中的概念隐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语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大来源是人类本身的各个部位。Lakoff&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是通过一个概念去理解另一个概念,即源域向目标域的单方向性映射,也就是跨域映射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目标域概念的某一(些)元素被凸显,而其他元素则会被隐藏。本文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英语中的人体部位习语,发现英语习语里的隐喻使用非常广泛,认为认知语境对于跨域过程中的凸显和隐藏有很大影响,制约着习语的形成和我们对英语习语的运用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小心X”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作祈使句,表示“提醒或警告某人”,在该结构中,动词小心后面的X表示的是一个句子,但在语言形式上是由NP、VP、AP来实现的.X表达的意思之所以由词组来实现,是因为说话者的意向态度影响了其意向内容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指引说话者通过相邻、相似关系,推衍出一个高层级心理模型,以表征其想要表达的意向内容,同时再将此一心理模型映射到句法结构的表达上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