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对(αi,k)—匿名算法使用有损链接思想无法对用户身份进行保护的问题,引入属性分区置换概念,提出基于属性分区的(αi,k)-p匿名算法,对桶中QI属性采取分区、置换的方式保护用户身份信息。在人口真实数据集21 956条数据上对两种算法进行敏感值保护和会员身份保护有效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敏感值泄露概率最高时只刚好超过0.05,接近传统方法的1/4;在会员身份保护方面,FOR值在0.7以上。相对于(αi,k)—匿名算法,该算法能更好地保护敏感值信息和会员身份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