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唐代女性家庭角色及其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地位是妇女研究领域中一项重要内容。在封建宗法社会里 ,妇女的家庭地位除了受到国家法律的规定外 ,还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社会习俗以及社会环境的综合制约。为此 ,本文运用社会学“角色”理论 ,并与多种文献资料相结合 ,分析和探讨唐代女性一生不同时期家庭角色的转换及其所处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人口质量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而人口质量则是构成人口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相当丰富,挖掘其理论宝库,特别是吸取和总结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有关人口质量的问题的论述,对于我国目前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不无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西部农村贫困妇女的生存环境及其网络资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贫困人口集中在西部,而西部贫困人口的主体则是妇女.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最贫困、最无发展机遇的弱势群体之一,西部农村贫困妇女生存环境日趋恶化,除了与生态环境退化、性别歧视以及贫困妇女整体文化素质低下等因素相关外,还与西部农村贫困妇女自身缺乏必要的社会网络支持和社会资本占有量不足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两《唐书》订补二则《旧唐书》卷70《王王圭传》:“王圭每推诚纳忠,多所献替,太宗顾待益厚,赐爵永宁县男,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代高士廉为侍中。”《新唐书》卷98《王王圭传》则云:“封永宁县男、黄门侍郎,迁侍中。”两者记载略同。按《新...  相似文献   
5.
唐代佛教鼎盛,佛教神祇信仰广泛普及于民间社会,并影响到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佛教从本质上来说,仍是一个由男性所创造、并由男性权力结构支配的制度,但这并不影响唐代妇女信佛的热情与执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唐代中国化的大乘佛教神祇信仰,不仅使唐代现实生活中的广大妇女在精神解脱、情感体验和参与宗教社会活动方面拥有了同男性同样的权利,而且还为世俗社会那些难以扮演社会角色的女性信众提供了某些体现其自身价值的机会和场所,使得她们得以从宗教活动中获得了一种新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
“夫妻合葬”是唐代社会一种广为流行的丧葬习俗。“夫妻合葬”习俗所蕴藏的性别文化内涵在于“妻从夫葬”,这是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在丧葬礼俗文化中的反映。在唐代“夫妻合葬”习俗中,“妻从夫葬”居主导地位,但“夫从妻葬”的合葬形式亦不乏其例。究其原因,与唐代社会开放、唐人礼法观念较松弛以及女性地位较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武则天称帝与唐初社会的弥勒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勒信仰是一种广泛流行于南北朝至唐初社会的佛教净土信仰。作为我国古代民众心目中一位“降魔除怪”、“济世安民”的佛教神祗,早在南北朝时期,其影响已广披于民间。入唐以后,此风犹存。作为一代女主的武则天,得以在封建男权文化统治下的唐代社会实现她以女身当国的理想,除了她所具有的非凡的个人胆识与政治才干外,还得力于她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唐初社会广为流传的弥勒信仰的力量,从而使其改朝换代之举具有了某种神圣“合法性”,进而取得男权社会对自己以女身“当王国土”,以及“威伏天下” 行为的默认与认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既是女皇的高明之处,同时也是她不得已而选择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与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妇女是西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同时也是西部大开发中一项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然而,由于历史、自然与社会等多种原因,西部农村妇女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懂技术者少,很难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的较高需求。对此,本文从社会性别分析的视角,结合西部大开发,围绕如何有效开发西部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传世已久的文学作品《陋室铭》,过去一向公认为出自中晚唐大文学家刘禹锡之手。与此相反,近年有些学者认为出自江浙一带文人之手。对大量唐人文集和唐代碑刻资料进行审慎考证,《陋室铭》作者确非名噪一时的刘禹锡,而是一位名不见经传,但却才华横溢,堪称“文章之哲匠”的盛唐文臣——崔沔  相似文献   
10.
玺,就是今天人们所常见的印或印章,不含任何神秘色彩。但在我国古代,它却是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尊严的一种象征,令人望而生畏。另一方面,从制作的材料上来说,古代帝王的玺,因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由玉制成,所以古人又称它为“玉玺”。玺,作为一种印章,它的起源相当早。其雏形原是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之间交换作为私有财产的奴隶时的一种凭证或信物,这种印章由于考古及文献记载的缺乏,无法查考其真相,不免使人感到遗憾。在现存的文献资料中,最早有关“玺”字的确切记载恐怕要数《周礼》一书。《周礼》一书中共有三处说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