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庄子的自由观具有两重性。即在社会历史层面上,他以循环论历史观为依据,抽象地否定了人类文明的一切成就,在精神象牙塔中构思自己的“自由王国”,其超越客观必然性的绝对精神自由是虚假的自由;但在宇宙自然层面上,他以“气本”,“气化”的朴素唯物论为基础,通过特殊的修养实践,肯定了个体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其养“气”功夫和艺术创造活动,建立在对自然宇宙内在规律的合目的性的认识之基础上,此种精神快乐是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把个人和祖国利益一体化而历史地形成并巩固起来的热爱、忠诚、保卫和建设祖国的生命情结。它以思乡恋土的乡土情结为情感心理纽带,以祖国的生存发展为根本,以自强不息、贵和执中、群体至上为精神,是一种文化统合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主体素质方面阐释了现代爱国主义观,认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主体性的民主观及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创造思维,是爱国主体必须具备的历史观、人文观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历史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了司马迁历史价值哲学的基本特征。认为迁从朴素的自然主义人性论思想出发,把主体的需要、情感视为历史发辰的动力系统,把人的社会理性意识看成历史进程的调控系统,情感与理性的交织,构成人类历史的经纬线。最后指出了其价值哲学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在民族独立与现代化问题上,不同阶级、阶层从不同的利益出发,表现了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运作方式,其中,保守主义和西化主义最具代表性。保守主义者以传统为唯一取向,以保存国粹为“爱国宣言”,以镇压人民革命和妥协投降为必然选择。代表了阻碍近代中华民...  相似文献   
6.
编辑学作为20世纪中叶才形成的一门年轻学科,是中国人的独创(国外只有实务性的出版学).目前,学界对此研究虽成果累累,但多偏重于对编辑业务尤其是传统书报编辑业务的研究,而对能涵括各种媒体编辑的普通编辑学理论的系统研究,即使有所涉猎,也多是论点式、领会式的直观经验总结,学术研究缺乏体系性、探索性、指导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7.
张载关学的历史观,以“天人一气”的人性论为哲学依据,以“一物两体”的互补辩证法为理论思维,以维新改良为价值极致,以强化宗法凝聚力为社会控制中心,以“民胞物力”与理想归宿,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司马迁的社会管理思想。文章认为战国秦汉初年功利主义社会心态是以追求“势利”价值观为特征的。道德沦丧,知识眨值及秩序紊乱是重要的社会病。本文认为桑弘羊提出“官办盐铁”、“严威酷刑”之“与民争利’的国家控制对策是以皇权为核心的;董仲舒强调“以教化堤防之’的道德控制对策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司马迁着眼实际,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善者因之”、“利导之”、“整齐之”及“与之争”的多层次宏现系统的控制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千古文化之谜——“庄周梦蝴蝶”《庄子.齐物论》曾记载过“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也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然周与蝶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若从常人的情理考虑,周梦蝴蝶似有可能,但蝶梦庄周则纯属荒诞之言。的确,我们若用逻辑推理或单纯的社会方法探究此“梦”,把它归结为醉酒之后的梦呓或者没落的氏族贵族失去既得利益的精神补偿似乎顺理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李斯的人生实践过程中,探讨其人格特质。认为这是以权力为核心的双体连胞胎。一方面,它表现为对政治权力的不怠追求;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对专制王权的绝对服从。它既是成就李斯功业的内在动力,又是毁灭他锦绣前程的暴力根源。其成因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人的依赖关系”的文化特质,小农阶级通过“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的历史性格和士阶层极端贫贱的现实处境与理想构念的巨大矛盾所形成的“耻辱感”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