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念性知识是指结构化的知识形式,表达的是在一个体系内共同产生作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类知识的教学应遵循"为抽象而教"的理念,让学生对"数据材料"进行探究转化以形成观点阐释,让学生对意义理解进行提炼以概括抽象出概念,让学生对正反实例进行判断辨析以加深概念理解,让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精准诊断以形成概念运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列举多方实例、设计发现活动、设置辨析环节以真正让学生理解、表达和应用概念性知识。  相似文献   
2.
3.
在现行的初中数学教材体系中,几乎不涉及数论的内容和方法,但在竞赛和高中的自主招生中却频频出现,这不是命题者的偏好,而是由数论在数学中的地位以及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决定的。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此的认识,回答为什么初中数学中要融入数论的教学,以及如何融入数论教学,以期抛砖引玉。1.必要性与可行性 数论作为数学古老而又重要的分支,且不论其在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就其内容和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而言就是不可或缺的。在高中数列、排列组合、数学归纳法等内容的学习中都要用到有关整数的知识,而有关的概念和基础知识仅在小学时出现过,在整个初中阶段从未涉及,这不利于后续的数学学习,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和补充一些必要的数论内容。教学实践表明只要教师有意地进行渗透和补充,这是完全可行的,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数学理解是数学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促成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关键、Hiebert和Capenter研究认为,具有理解的学习就是建立联系.理解的程度是由联系的数目和强度来确定的.不少专家已从联系的角度提出促进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策略与具体措施.但是,这些教学策略与措施过于笼统,针对初中教学内容与初中生的特点,探究有效促进数学理解的途径和方法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1 一道不平凡的习题:希波克拉底月牙形化曲为直下面这道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如图1,在扇形 OAB 中,∠AOB=90°,以 AB 为直径画半圆,两弧围  相似文献   
6.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对应,实数“布满”了整个数轴,这体现了实数的连续性;而整数在数轴上是“散的”、“隔开的”,2个整数之间至少相差一个单位,这体现了整数的离散性。离散性是整数区别于实数的基本性质,在解决整数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变量取整数的最值问题与变量取实数的最值问题在方法和策略上有了区别。  相似文献   
7.
先看下面这个题:两条高的长度分别是4和12,若第三条高及三边均为整数,求当第三条高取得最大值时,周长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提出用全等的凸多边形无重叠也无间隙地覆盖整个平面,称平面可用这种凸多边形镶嵌.平面可以用三角形镶嵌,也可以用四边形镶嵌,也可以用正六边形镶嵌.Martin Gardner在1975年7月的《Scientific American》中提出了对怎样的凸五边形可以镶嵌平面?之前,已给出几种镶嵌五边形的镶嵌方案.自然而然地想到能否用更多边数的凸多边形镶嵌平面呢(由Martin Gardner提出但没有给出证明)?  相似文献   
9.
下面的题目是2003年四川省中考B卷第5题: 如图 1,过矩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K分别作矩形两边的平行线MN与PQ,那么图中矩形AMKP的面积S1与矩形QCNK的面积S2的大小关系是S1_____S2(填“〉”或“〈”或“=”).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数学中考试卷第23题的命制基于课程标准,注重“四基”和“通性通法”,导向核心素养的考查,引领几何教学的方向.文章通过解题思路探寻、试题特色解读以及教学启示这3个方面进行赏析,为中考命题、几何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