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就是持之以恒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初心使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探索的内在指引,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有机结合的精神内涵。就理论逻辑而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内蕴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中,不仅表征出人民至上、民族本位及理论创新的价值意蕴与思想特质,并通过基于中国共产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革命话语”得以科学阐释。初心使命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活动的根本遵循,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进路,并成为通往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国际新形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造就的中国日益崛起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正日益消除传统社会主义给世人留下的"阴霾",不仅在事实上促使中国走向富强,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扩容"了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在国际上重新标树了社会主义的新形象.30多年以来,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理念全方位地展示了社会主义在国际社会中的"改革开放"、"合作稳定"、"负责任"、"理性"的新形象,不断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核和时代精神与当代中国相对接,成就了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新文化。它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性、鲜明的时代性、浓厚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和锐意改革的创新性等特点。新时期,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国际战略新思维的必然抉择,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我解放的必然归宿,是妥善应对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所遇到的各种挑战与困境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4.
1927-1929年,国民政府改教育部为大学院,这次在中国科学和教育发展史上虽然只存在了两年的体制改革,不仅仅是一种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名称的变更。从设置大学院的动机及其设想来看。其背后体现出来的是蔡元培等倡议者对学术教育及科技研究的重视与努力,它具有着提倡教育独立、学术自由和教育学术并重思想的重要意义,它推动了此后中国科技学术界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验,它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在这一伟大实验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征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中国特色范式的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主动型“内生式”特点的发展道路,文章从以上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历史意义以及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青年》对我党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起到重要作用,其传播途径对当今马克思主义传播有重要借鉴意义,分析《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章,可以理清其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