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探索大学生网络强迫性网购、成人依恋、抑郁三者的关系,并检验成人依恋在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采用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66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依恋回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依恋回避、网络强迫性购物与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2)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可以通过依恋回避对抑郁产生间接影响;(3)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依恋焦虑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网络强迫性购物与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4)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可以通过依恋焦虑对抑郁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可以直接预测抑郁,且依恋焦虑、依恋回避部分中介于大学生网络强迫购物与抑郁.  相似文献   
2.
段海丹  汪滢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0):108-113
为探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问卷与大学生隐性逃课问卷对4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及PROCEESS插件和Amos2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聊感与隐性逃课呈正相关,手机依赖在无聊感与隐性逃课之间起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无聊感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并且会通过手机依赖间接导致隐性逃课现象的增加.建议未来在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预防和干预中,除了改善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直接因素,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的无聊感,还要加强对手机使用的科学管理:根据需要,既可提倡无手机课堂,也可充分发挥手机的互动功能,增强教学的交互性,以减少、消解隐性逃课行为.  相似文献   
3.
大脑偏侧化是认知神经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对大脑的偏侧化提出了多个解释模型。文章首先对此领域中的主要理论模型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最新的大脑偏侧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主要对文盲脑机制研究以及人脸和字词识别的专家化脑区(FFA和VWFA)作了简介,并对此领域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儿童交通安全问题是一个极受关注的领域。国外已经开展了大量儿童交通安全心理的研究,此类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儿童认知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感知觉、注意和决策等心理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致使儿童成为交通事故高发群体的主要原因。而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还较缺乏。因此,我国急需开展儿童交通安全心理的研究,以更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一、梦对来访者的暗示作用 我们知道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多数来访者由于处于心灵相对脆弱的阶段,都有容易受暗示的特点,比如说考试焦虑者会因为当天早上出门时听到乌鸦叫,而在考试时过度地紧张。在众多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事件中,梦可以说是对人们影响最深的一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