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时代编辑主体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殷利 《今传媒》2011,(10):109-111
信息化时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产生巨大变化。作为提供精神产品的编辑工作,也面临着革命性的变革。这一切都将使得编辑主体的工作体系变得更为复杂和多元化。作为出版文化的生产者,新知识领域的开拓者,编辑主体必须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凭借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执着的创新精神,信息化时代编辑创新将更多地表现在编辑活动的编辑主体的编辑观念、编辑技术及自我管理上。  相似文献   
2.
殷利 《职教通讯》2022,(9):17-23
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基于能力的评价体系,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职业教育表现性评价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学生学习过程为重点、以职业情境为场域、以双元主体为驱动,具有评价针对能力、评价贯穿过程、评价突出增值、评价结果开放等特征,包含表现目标、表现任务与评价细则三个要素。职业教育表现性评价应通过构建“四自三适”的表现目标、设计“项目化协作式”的表现任务、制定“职业化混合式”的评价指标等策略,提升应用效能。  相似文献   
3.
情绪智力又称情商,与智商一起被认为是人才成功的最关键要素之一,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包括学习能力的提高等领域。情商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综合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当前我省中职生情商的现状,定量比较了男女,是否参与学生工作、“双元制”培养模式以及不同地区、年级、专业类别的情商差异,提出了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置身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系统分析了中职校教科研工作中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并深入研究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5.
1.循循善诱,从害羞自闭到落落大方 李安在为<色戒>中王桂芝一角挑选演员的时候,只花了6分钟的时间就敲定了汤唯.这短短6分钟的时间里汤唯做了哪些事情,让名导李安相中她?李安说:"首先,汤唯大大方方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没有丝毫地怯场,也没有向其他选手那样表达过多对我个人的崇拜,而是静静地坐下来,思维缜密地介绍了她自己,以及对角色的判断……言谈举止落落大方,俨然张爱玲笔下的王桂芝."  相似文献   
6.
朱彦眷 《考试周刊》2014,(2):122-122
新课改下,我国教育部门根据《2012年初中时事政治教育材料》的内容,在中学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出渗透时政教育的新要求,期望能够通过让学生对国内形势、党和国家方针的了解,形成客观、正确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时政教育对中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具体分析在初中政治理论课程中时政教育的渗透性应用,以供相关教学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殷利 《今传媒》2011,(10):104-105
在分析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形势和科技期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科技期刊体制改革应充分考虑我国现有科技期刊现状,分类推进市场化体制,大力推进集约化经营,重点打造国际化期刊,从而稳步加快我国科技期刊体制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8.
其实,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它就像潜能一样,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或者在某个东西的牵引下,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引子【一】我的快乐童年我的父亲叫"王秋达"。一听名字就知道他是一个土里土气的乡村种田人吧?对!他的确是一个靠种田、收果子为生的农民,而且还是个瘸了一条腿的  相似文献   
9.
"学案导学"是一种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学案导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学案导学"还有利于把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分解为一系列任务,更加贴近实际地开展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以来,校本课程的开发得到各校的重视。信息技术作为常见的教学辅助手段,非常适合校本课程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就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开发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校本课程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结合实例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