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从条件反射的角度来说,任何一种不良行为都是一种因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当一个两岁的孩子第一次用调侃的口吻称呼“臭爸爸”时,作为父母除了惊讶、嘻笑之外,一般不会去纠正他,这无疑就为孩子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强化氛围,一次两次地,孩子喊“臭爸爸”就渐渐成了习惯。当父母终于发现这是一个不良行为时,矫正已是不容易的事了。实在不行,就以“打”来解决,这对孩子来说,往往是无效的,因为他们实在难以搞清不久前受鼓励的行为怎么很快成了受惩罚的行为。对年幼儿童不良行为更多的注意(包括  相似文献   
3.
利用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来进行道德教育是常用的教育方式,榜样教育的学习机制在于使受教育者产生有意无意的模仿行为,并在模仿行为出现以后给予一定的正强化.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努力加强榜样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相似文献   
4.
自信心的培养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自信可使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 ,而不去考虑与担心其他人、其它事 ;自信心不足的人过多考虑困难 ,过多考虑成功与不成功时别人的看法 ,这会使自己分心 ,使个人有许多事不敢干、干不好 ,尤其不敢应付生活的挑战与考验 ,让个人丧失自我锻炼与发展的良好机遇 ;自信可使自己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和学习。自信心强的人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大胆发挥 ,能试图改革 ,采用新方法、新思路、有突破 ,因而才可能有创造性。自信心不足的人求稳求保守 ,不敢承担后果与责任 ,怕招非议 ;自…  相似文献   
5.
惩罚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法与不良行为的矫正程序,但由于近年来社会思潮朝着重视人文精神的方向发展,以及惩罚本身存在的误用与滥用的问题,惩罚的研究与使用受到冷落与忽视.教育中的惩罚是必要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与运用惩罚,加强对惩罚的作用机制、效果与有效的惩罚方式的研究,促进惩罚应用的科学化,有效地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参与家务劳动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社会、学校、家长对青少年参与家务劳动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不少应该有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务劳动能力的孩子在家里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7.
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对立统一的两方面,对社会的发展与创造而言,人性化教育非常重要。现代教育应该更注重儿童个性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在行为方式、价值判断与生活目标等方面的多样化选择。在个性化的培养中要防止简单化与片面性,确确实实贯彻落实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