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说文解字》,从小学说,它是一部重要著作;从国学说,它也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它的重要,可以和《尔雅》相比并而列入经的地位;它的重要,也可以与其他的经如《易》、《书》、《诗》等相比并而列入经的地位。“六经皆史”,这句话当然也可以用之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作于东汉,成于许慎(叔重)之手。东汉,是隶书通行的时代。许慎,是当时的经学大师,世称“五经无双许叔重”。在东汉,汉字构成的所以然,几乎淹没不弯了。汉字探源的工作是至为艰巨的。五经无双的许叔重勇于任此艰巨。即使是今日的语言学家,我想,也都会认可,…  相似文献   
2.
一(1·1) 本文试图通过古文献里双声、叠韵联绵字之应用的实况,来观察、印证先秦到汉代的汉语语音——声[包括复辅声]、韵[韵头(因而等)、韵腹、韵尾(包括复尾)]、声类分合、韵类分合等方面——的实际,供研究古音的同道参酌。(1·2) 对古音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就目前的认识,基本上是:一个汉字表一个音节,而一个音节之结构方式是声、韵头、韵腹、韵尾。如果从简说,汉语音节的构成方式,我们的认识并没有起过什么突破性的改变,虽然有些“精微”之改易,今亦从众说。  相似文献   
3.
古代汉语里的两字结构不易与联绵字相混的两字结构联绵字与互训式的两字结构联绵字的特性联绵字与重言古代汉语里的联绵字是古代汉语里的复词的一种,这是汉语学者所公认的.联绵字从书写方面看来,它是个两字结构,也就是写出来是两个字.在我们认识联绵字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方今我国学术昌盛,汉语方言的调查与研究亦欣欣向荣,近年各省、市、县编写地方志亦多拟编入方言志,于此盛况中得先读李申同志著《徐州方言志》完稿,实深欣慰。李申同志深于语言之学,对徐州方言有多年的研究,曾于国内学术刊物发表专论多篇,甚得学人称道,并荣获江苏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今于其教学之暇,历经寒暑,将多年来广搜博讨之所得,编成此《志》,于是徐州方言之全貌乃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5.
全国知名语言学家、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殷焕先先生,曾在本刊创刊时代本刊向北京大学王力先生求题刊名,并亲笔题词对本刊表示祝贺.多年来,先生对本刊一直十分关注,其指导与支持情深之至.惊悉殷先生于去年11月19日逝世,然因获悉噩耗迟甚,本刊编辑部未及悼唁.今特发表殷先生遗作,及殷先生之门生、本刊前编辑部主任马克章同志的悼念文章,以表对殷先生之哀悼与追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