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设计思路,分析系统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发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理论对继续教育投资倾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世界发展史,劳动力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生产要素,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劳动力才作为人力资本来系统地加以研究。人力资本理论从古典经济学中萌芽,经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准备,最终促成舒尔茨从宏观层次研究并建立了人力资本理论。此后,贝克尔等人从中观层次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而现代劳动经济学则更关心微观层次的实证研究,为继续教育的理性投资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袭来,就业环境更加严峻,高职课改势在必行.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等思想,在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宏观方面均能给高职课程改革诸多启示,藉此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开放而又反思的超越式后现代高职课程体系,以增强高职生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袭来,高职生就业愈益困难,以现代科学理性为基础的现代高职教育已被逼至一隅,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改革必须兼顾传承和创新。运用现代系统分析方法建构的超越式的后现代高职课程开发模型,由两个子系统、七个步骤构成,不仅继承了现代、后现代哲学的合理内核,还融会了多尔的4R后现代课程设计标准,以资高职课改一粟。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教师德性内涵的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的反思,本文从两个范畴对传统教师德性的内涵进行了现代建构:一是在身份认同指向的社会属性范畴,教师德性是传道、授业、解惑;二是在内在心性指向的伦理范畴,教师德性是教师仁。两者在教师德性的现代发展中都衍生出了新的涵义。本文以期在一个更为整全和宽阔的视域中对教师德性进行一种多角度的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继续教育外部绩效的评估与继续教育绩效的综合评价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系统的外部功能,可以从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社会教育收益三大宏观指标分析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外部绩效。对于继续教育绩效,可以依据继续教育评估工作中应当遵循的求实性、全面性、科学性、分类性等主要原则,采用投资效益核算法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7.
基于现代系统科学的教育本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毋丹丹  闫智勇  严欣平 《教师》2008,(24):18-19
对教育本质的探讨,历来是百家争鸣,且目前尚无定论。分歧之多盖因掣肘于研究的方法论陈旧,视角单一,并预设了价值观等。本文扬弃原有研究成果,从现代系统科学角度出发,认为教育为实现培养人才的功能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就是一个特定的文化信息传递的过程.教育是向作为人的教育信宿传递特定文化信息的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社会的良心,在面对当今社会人们"良知的遮蔽"时,学校道德教育要履行促进学生体认良知的社会使命。但是,学校道德教育在践履其社会使命的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其出路在于要充分把握其对"良知遮蔽"的意义,直击和破解"良知的遮蔽"。而"性善论"视角下对"良知"的充分理解,则更加有助于学校道德教育社会使命的践履。  相似文献   
9.
作业设计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育人效能的关键。落实“双减”政策,需要抓好作业设计的五个关键:以课程视域作为作业设计的逻辑起点,以能力立意作为作业设计的评价导向,以整合设计进行作业设计的系统思考,以科学建库实现作业设计的资源整合,以技术赋能促进作业设计的靶向发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发生,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落地,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运用系统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层次和类型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建立柔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宏观生态规划策略.主张建立各层次衔接、各类型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