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从创新办学理念、办学机制、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和管理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对"自主探究"的教学做了许多有效的尝试,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通过大量的案例剖析,发现教师在探究活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或困惑,致使课堂探究活动缺乏有效性,走入了探究活动的误区.所以,要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而<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措施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地把握,如何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对“自主探究”的教学做了许多有效的尝试,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通过大量的案例剖析,发现教师在探究活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或困惑,致使课堂探究活动缺乏有效性,走入了探究活动的误区。所以,要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而《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措施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地把握,如何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海南木莲生药的TLC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海南木莲的叶和枝分别用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和石油醚提取,提取液采用薄层层析法鉴定,薄层色谱图呈现海南木莲的特有斑点,并初步分析了海南木莲不同部位提取液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5.
香茅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香茅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发现包合物的红外光谱与混合物的谱图具有较显著的差异,考察了溶媒、温度等因素对包埋率的影响.采用β-环糊精作为新型的辅料,在开发药物新剂型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而包合作为新的技术在日用香料领域进行探索,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海南木莲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海南木莲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海南木莲叶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为5.78%,RSD=2.62%(n=6);枝中为3.05%,RSD=2.16%(n=6).回归方程A=7.9014c+0.0028,相关系数r=0.9999.本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稳定、准确,为开发利用海南木莲药用提供了科擎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初步分析了薄叶红厚壳药材的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薄层色谱法(TLC)、紫外吸收光谱法(UV)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的图谱研究.本法简单,可靠,既可作为薄叶红厚壳质量控制标准,也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卤化锌催化香茅醛合成4-羟基-α,α,4-三甲基环己烷甲醇的工艺条件;确定了合成反应最佳的酸体积分数为2.71%,金属催化剂的用量为1.3629g,反应时间为18h.  相似文献   
9.
南药巴戟天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巴戟天(Morinda Offcinalis)为原料,运用多种理化方法,提取巴戟天粗多糖,经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的比较和鉴定确认提取物中有多糖特征吸收.测定粗多糖中多糖、蛋白质组成物质的含量,以多糖的纯度和提取率为主要指标,对提取方法予以比较,结果表明蒸馏水处理为较理想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木果楝叶子和果实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分析,从木果楝叶子和果实分别鉴定出了33和36种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的99.11%和97.63%.两个部位中挥发油化学组成各有异同,但其主要成分均是倍半萜类化合物b-桉叶烯和γ-桉叶烯.本研究结果可为木果楝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