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细读贵刊2000年第8期刊登的杨迎冬、方莉两位老师《修改病句应提供语言环境》一文,被他们严谨治学、搜古练今的探究精神所感动。但我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想与二位老师及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读了贵刊2000年第4期《不宜提倡“家长签字”》一文,颇有感触,笔者想提出几点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细读贵刊2002年第12期辛晓明老师写的《“扁舟”在何处》一文,颇受感动。对辛老师精辟的分析深表敬佩。但笔者认为:作者的观点不够妥当。其理由如下:辛老师在文中写到“人教版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之中,就像一叶扁舟’。”“因为比喻句除了要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切近一致外,还需要表述合乎逻辑,只有这样才能使之贴切、准确。”所以这个句子需要修改,并且“至少有两种改法:(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之海中,就像一叶海上的扁舟。(2)………  相似文献   
4.
拜读贵刊2001年第1期张春海、徐兴明两位老师写的《〈坐井观天〉一课的逻辑错误》一文,颇有感触,既被两位老师的深思熟虑精神所感动,又想谈一下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5.
拜读贵刊2002年第8期詹华如写的《〈龟兔赛跑〉没错》一文,兴趣盎然。詹老师观点鲜明,即“《龟兔赛跑》编进了教材,它蕴含的人生哲理至今没有过时,鼓励孩子质疑是好的,决不能误导他们去怀疑正确的东西”。但笔者认为詹老师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某些见解不妥,现质疑如下: 文中写道“从字面上看,让龟与兔赛跑,确系违犯常识的荒唐事”。笔者认为:首先我们应该从寓言的角度去分析《龟兔赛跑》,众所周知,寓言是人们用一个故  相似文献   
6.
拜读贵刊2006年第6期张镇权老师写的<有第二人称写法吗>一文,反复细读全文,笔者观点总与张老师不能苟同,现也想借贵刊一隅,阐述一下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8.
拜读贵刊2004第9期邵春驹写的《&;lt;蚕妇&;gt;中“城市”注释辨误》一文,值得读者反思,笔者在钦佩邵老师搜古炼今精神的同时,对其观点不敢苟同。现质疑如下:  相似文献   
9.
拜读贵刊2001年第1期张春海、徐兴明两位老师写的《&;lt;坐井观天&;gt;一课的逻辑错误》一文,颇有感触.既被两位老师的深思熟虑精神所感动,又想谈一下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0.
细读贵刊2002年第3期,李红侠老师写的《〈赤壁之战〉中的一点错误》一文,笔者看法不敢苟同,其理由如下: 1.“火硝硫磺”不是炸药,而是制作炸药的原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有这样的解释:“矿物名,硝石,一种无色的晶体,成分是硝酸钾,可制火药。”很显然学生借助字典,完全可以理解“火硝硫磺”只是极易燃烧的物品,不可能理解成炸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