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元晶 《茂名学院学报》2006,16(2):12-15,19
流行词语是在特定时代、特定区域、特定阶层或行业广为流行的一种语言现象。文章通过大量实例,分析研究了流行词语中的时代文化和修辞意义;并指出:流行词语记录了时代特性、文化物质生活和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过程,它既表现为社会生活变化在语言(特别是修辞)上的反映,又表现为人们在文化生活、价值取向上的一种趋势,是时代语言、文化的缩影,所以它具有语言学和社会文化学研究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声韵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和尚们起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和尚在学习印度声明的过程中发现了梵汉语音的差别,之后大批和尚投入到汉语声韵的研究中,使中国的音韵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章从和尚与汉语声韵研究的关系,和尚汉语声韵研究的成果,和尚汉语声韵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寓于语言的各个要素之中,其中最主要的是词汇。文章通过大量实例论述了《礼记》中所提到的词语朱雀、玄武、青龙和白虎这“四神”的文化意蕴及其发展变化,并从理论上概括了词语的民俗文化意义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作品都得以语言为载体,鲁迅手稿语言的个性艺术,透过“添注涂改”, 达到了“善删者字去而意留, 善敷者词殊而意显”之效,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而且是修辞的高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有关修辞学理论 ,分析和论述了钱钟书先生对比喻的新解胜义 ,并以钱先生作品中的大量语句 ,例证了钱钟书先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达到了以“钱”解“钱”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字本身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本运用实例和史实,论述和分析了“左”“右”的文化历史变迁,从而揭示了“左”“右”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其与民族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7.
回顾传统语言学的历史,分析我国当代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就可以看出我国当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应扩大语言学的研究范围,重视并加强对语义的研究;突出言语的第一属性,加强对言语活动和言语机制的研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语言学的应用研究,协调并促进语言学边缘学科的共同发展,实现语言学的价值转移。  相似文献   
8.
9.
义丛有固定的与临时组合的两种,固定义丛是由固定词组即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构稳定的言语形式表现出来的概念意义。由于固定词组是结构紧密、成份固定、不能随意拆开、替换、增减的定型组合单位,所以它的含义、性质和结构属于语言(尽管它的意义不在语言形式本身,但言语形式已赋予了它新的概念意义,如“胸有成竹”);自由义丛是由自由词组即临时组合的、结构方式多变的言语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意义,其性质和结构模式属于语言范畴,但它的意义内容则属于言语性质,因为自由义丛是表达者通过词义(义位)组合以后才形成的。无论是自由义…  相似文献   
10.
以《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中的副词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调查的静态描写、举例说明的动态分析以及共时历时的比较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定量研究,旨在揭示中古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副词发展和运用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